说一个自己最近经常循环的歌。《娘子》这首歌真的冷门,冷门到什么地步呢?小时候,是用磁带听胖子的歌,每次听到他这首歌我都直接切了。一是听不懂。二是那个调子听着总觉得很怪异。最近有一次上自习的时候,突然转到这首歌,我还一愣,唉,这首歌是啥。然后差不多看着歌词循环了好几十遍。才发现这首歌有多牛。用高晓松的话就是:高晓松:比如说《娘子》这个歌,2000年的时候,我在KTV第一次听,一看歌词就惊了,心想这是个什么玩意,立马连续听了十遍,一方面惊叹于歌词还可以这样写,一方面对词曲之间的天衣无缝感到赞叹,最要命的是,我很难想如此契合的词曲居然不是一个人创作,是两个人写的,这就是化学反应。
《十二新作》里《比较大的大提琴》。个人觉得是这张专辑最出彩的歌,无论从黄大师的编曲,方文山填词都无可挑剔,"我慢慢等,慢慢等,慢慢等那识货的人"也是在吐槽上一张专辑的吧,迎合大众和音乐理念如何完美结合,雅俗共赏,就算是周杰伦也会有觉得有难搞的时候吧,即使他已经把各类音乐曲风元素融合且推而广之,奈何这歌存在感不高,知名度被同专辑的红尘客栈,明明就甩了一大截,这种感觉就和《床边故事》被《告白气球》抢尽风头的一样,小公举自己也应该相当无奈吧,大众的口味真是难以琢磨啊。
《烟花易冷》,这首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提前泄露的,专辑没发,有的网站就能听到了,惭愧,我也第一时间找到了盗版源,迫不及待的听到了这首泄露歌曲。说点题外话,我记得当年每当周杰伦好出专辑了,网上就会冒出来一大片的歌名,歌词,专辑名,而且有的歌词写的还挺好。其实作为听了这么多年歌的杰迷来说,我听第一句就确定是杰伦了,但唱呛变了,但看了歌曲评论大家都在吵,我是有点恍惚的,难道不是他唱的?马上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当听到后面的rap的时候,我心放下了,这个咬字,没跑了。
《双刀》,我无数次为亲爱的双刀鸣不平,为什么它生在叶惠美这种顶级神作当中,以父东风破三年二班的光芒太盛导致它经常被忽略,这首摇滚mix中国风的作品,只听伴奏就让我意会到了西北塞外风光和顶级武林高手的对弈。3:40的出鞘声之后就是全曲最精华的部分,rap+双轨人声以及最后民族弦乐的终结无数次惊艳了我。
首推JAY的《稻香》,看我的名字就知道了。刚开只是觉得这首歌好听(因为是杰伦唱的)。去年工作上很不如意,比较失落吧,突然大发怀旧感,就把杰伦几乎所有的歌循环播放。发现《稻香》这首歌居然是治愈系的歌,太特么感动了!杰伦的形象在我心中瞬间又高大了一些。没办法,就是这么跪舔周杰伦,不接受任何反驳。
《米兰的小铁匠》以前觉得名字怪怪的都忽略不听了,直到前两年才听以后,前奏和节奏令我无法自拔。话说Jay的很多歌,前奏和旋律都很神~因为我不是个喜欢研究歌词的人,我觉得歌词都是在旋律好听的前提下才会去关注,很明显,Jay大部分的曲都做到了这个吸引的目的,我去神曲配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