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先生的书口误多,有些时侯埋了包袱,不去抖。比如什么时侯提到某人后来怎么样,听完整部书,这个人也不见出现。可能单老节目量大的原因,某些人在这部书里有,在另一部书里也有。显然这些书不是一个朝代。故事情节雷同。甚至这些书里人名外号都一样。大部分武侠书都是按封神演义的架构来展开的。诸如岀现事情,摆擂,摆陈,得宝,请人破擂,破陈,破法宝。一开始小人物出来干坏事,被正义一方擒拿或打死。到后来引岀通天教主或于合一级的人物出场,大师兄二师兄降服三师弟。诸如此类。总之瑕不掩玉,单老先生对中国评书是有大贡献的,保存下来许多音像资料,不至于使大量的传统评书失传。以上是本人听单老二十多年的一点小小体会,希望广大书友指正。
我从七八岁开始,每天早上五点半开始,父母的收音机里准时响起,一定是单老的声音,一直到七点半,每个台半小时,然后我起床上学,初中之后断了几年,之后自己在外工作,晚上没事做,也买了个收音机,我们这边叫半岛体,每天听单老评书 直到现在,每天用手机听着单老的评书入眠,成了改不掉的习惯,而且有人说袁阔成的三国好,有人说刘兰芳的说岳好,有人说田连元的形体好,但我只听单老一个人的评书,在我心里,无论之前还是以后出多少个说书人,单老都是我心中永远的说书第一人
作为一名80后,小时候跟着外公听了不少老人家的评书。我熟知的很多故事,比如:《隋唐演义》、《乱世枭雄》、《童林传》、《白眉大侠》、《水浒外传》等等,都是从单老的评书里听来的。长大后才知道,评书原来是民间艺术,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通俗易懂,所以深受老百姓喜爱。单老更是深得评书艺术之精髓,他与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三位先生,并称为评书四大家。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单田芳在评书界的地位,就和梅西在足球界的地位一样。请注意,我不是在开玩笑,这是客观事实,并不是夸大其词!单田芳和袁阔成。这两位大师年纪相仿,功力深厚,精品众多,影响深远!都有自己的独门作品!单田芳老先生的白眉大侠,脍炙人口,独树一帜!袁老先生的《三国演义》,百听不厌,无出其右!两个人是中国评书的集大成者,能说书也能写书编书。
我在每天晚上睡觉,是声音伴眠,一个是单田芳,一个是郭德纲。我最喜欢单田芳先生。最早听单田芳的评书是我读初中听《白眉大侠》,这也是暴露年龄的经历,那时候,每天半小时,听的如醉如痴,心驰神往,从此成为单田芳迷。单田芳最火的时候,他的名字几乎就是评书的代称。他那“云遮月”的哑嗓曾经迷倒过亿万人民,是各大电台、电视台的“霸屏”人物。
做为一个85后,从小就听单老的书。记的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吃过早饭去学校的操场上玩,看到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做在一起正在听单老的〈铁伞怪侠〉,打那天起我就成了他们的一员了。讲完正好打预备铃,看我们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天天如此。也听过其他演员的书,可就没单老的声音舒服,生动,感觉身临其境。他的评书就像厨房里的调料,缺之无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