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这是古人提出来的。我看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说得太多,可能无法自圆其说。人在过多的表达自己,或者是表述某些事情的时候,由于说的很多,有可能在言语表达上、词语用用上,可能会出现某些漏洞或者缺点,可能会在涉及到某些观点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无意中就伤害了某个人,虽然是无意的,但是可能确实达到了那样的结果。古人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你说的很多,有些事情在逻辑表达上,可能会有些不连续,所以容易出问题。
在我看来说的太多,没有了思考的余地。人在表达的时候,也是需要思考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是一边表达一边思考,有时候由于语言词语的运用上或者是思维活动的连续性上出现短缺,想不到某个合适的词语或者是口误使用了相近的词语,但是却容易引起误会。人在表达某些事情的时候,其实需要有一定的思考时间的。除非是那些专业的从事口才交流的人,能够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地说,还不容易出现问题,但是也需要有坚实的文化功底去奠定的。
《弟子规》讲,“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是教导我们言语要谨慎。孔夫子教学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就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把言语放在德行之后,可见得它的重要性很大。人的言语也是体现人的德行,所谓“言为心声”,你有什么样的心地,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语。即使是很会讲话,讲的言语很好听,可是欺骗人也不能够长久,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这句话教我们慎言。
言多必失是告诫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话说的多了难免会有失误,也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当然,在一些特殊年代里,说话确实是要谨慎,不过在言论自由社会宽松的当今社会,是不必要过于拘谨,但是,也不能信口雌黄胡言乱语,任何时侯说话讲原则有分寸是很有必要的。常言道:少说话,威信高,多吃豆腐身体好。
我真遇上了,我本意是喜欢她不乱花钱买些没用的东西不象谁谁乱买,我表扬了她,她反而反驳了我,我不乱买也没光着身子,这句子太重了,因为她是年青人我是老人了,我一夜想来想去,我说这么多干舍,好,坏有我什么事呀,这叫言多必失吗?我以后少说话,正能量也被误解说看不起她,接受教训。
个人觉得说得太多,必然会给人留下言多不实的感觉,或许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夸夸其谈,虽然给人感觉口才不错,但是,我们一般认为实干的人,都不是太擅长表达的。同时,说得太多,会让人感觉你说的是不是都是真的,是不是值得信任?所以说,过分的表达自己的口才,也不见得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