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的缺席,简直侮辱了路遥老先生对他的至高无上的评价:没有比金波更可爱的人了!
少平妈的缺席让少安,少平,兰香都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同时彰显了秀莲的贤惠。
爱云爸的缺席,更突出了爱云的势利。
少安砖窑失败后,村民大度的不要工钱,显示了和谐社会的力量,但是这和原著是大相径庭的。有悖于原著。
田晓霞应该有钱小样的活波开朗,电视剧把她弄成心事重重!
少平的稳重,几乎接近完美的表现,超出了年龄的限制,这是不可能的,谁都年轻过!
原著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这是电视剧无法还原的,。
所以,原著更好。电视剧只是为了博得眼球,。难为编剧和导演了!
差别太大,特别是人物选取与小说差距太大。孙少平应该是膀大腰圆的形象,根本不是小白脸。
金波和田润生混为一谈,直接扰乱了少平与金家,田家的关系,特别是金波与少平的童年青年情义,才会使结尾时少平伤重住院,金波的妹妹金秀向少平表白等情节成为可能
小人物安锁子更是壮牛一样的粗俗汉子,电视里却是瘦弱白皙。
兰花是一个纯粹的村妇,电视呢?
王满银是个衣衫褴褛混混,电视呢?
人物选择和化妆上整个偏离原著。
电视剧情感深度广度都还不够,群众场面过于单薄,太多的细节处理的不细致。如开头一节下雪场景,原著是雪花还没有落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可平剧给出的场面是雪落在地上,天气也很冷,大地已经封冻了。没有体现出孙少平打饭时踏着雪水泥浆的情景。这部剧总体还是很好的,但有很多值得提高的地方。
我们扪心自问,近十年来,到处都是油头粉面的抗战神剧,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平凡的世界》不只是人物演技,场景取舍,包括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小人物在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及他们为之而不懈进取的精神都称得上上品。
没有,荧幕无法刻录出原著中一些细节和心理状态,特别是没有完整认真看过原著小说的前提下去看电视,更看不出来,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看,先看小说再看电视,在回顾小说,再看电视,体验就不一样了!
不喜欢看这部电视剧,跟原著相比,感觉太时尚了点,时代感不够,改动也不少,特别是莫名其妙弄没了金波这个比较重要的角色,附身到了完全不一类的润生身上,是缺演员么,还是实在看金波不顺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