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吃过早饭,就又开始昏昏欲睡的早自修。早自修下课的音乐放到第一个高潮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去接热水的时候了。那时候喜欢一个男生,足球队体训生,早已在高考前的几个月确定了保送的学校,因此在最后一段时间,他来学校的时间屈指可数,就算是来,也只是一个上午的时间。因此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早自修的下课能看到他来,心里也是欢喜的。 最后一个月里,师生之间亦或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变得很好,或许是知道这样的时光不长了。上课的气氛也很欢快,老师还时不时的会开几句玩笑。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每天撕下的倒计时日历以及下课铃声一响起来就尸横遍野的教室。现在想想,那可真是最美的时光。
明明就是去年的事,但现在回想起那时,记忆却已经有些模糊。它们碎成一块一块的画面,隔着遥远的时空定格在黄昏的操场,在天花板的风扇,在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那时教室里的气氛也没有多沉重,过了自招的胸有成竹轻松自得,已经放弃的回家休息,我们,平凡普通的学生们就只能把希望全压在这一次考试上。那时我的心态极差,一次又一次毫无起色的模考成绩,曾经的意气风发豪言壮语都成了笑话,什么梦想什么目标,全变为了遥不可及的空谈。
除了刷题,考试,看成绩,好像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想。五点五十起床,六点半到教室,早读七点半结束,然后就是早操。八点十分第一节课,将近十二点放学。我高三自己在外面租房子,没有家人照顾。中午不做饭,去外面吃。放学回家路上一般不吃,人很多,要等很久,很浪费时间,所以我一般去学校才吃饭。一点多到学校,上课放学吃饭晚自习。十点晚自习下课,在去学校开放的自习室,十一点半回家,大概十分钟左右能到家。
选考政治的时候,每天背政治,早上背中午背晚上背。选考生物的时候,每天背生物,早上背中午背晚上背。送走了三门选考后,只对语文有一点点好感,又换了一个严格的英语老师,语文英语算比较有兴趣也比较认真。数学,我真的有很努力在学,但是那个时候补数学真的很困难了。每天虽然都在学习自习刷题,但是没有特别累,不算熬吧。心里有很想上的大学,但是太想上了,目标太高,潜意识告诉自己不可能的。
当时的我该做的基本都做了,分数也很稳定,心态也好。每天选择性地做一些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也看看网课,有时也会打打游戏。一直跟着自己的节奏走,也就没有熬的感觉,只是时常会感觉时间过得好快。
说实话高考确实很紧强很焦虑,担心自己考不好或发挥不出正常水平。高考完的日子很忙碌,估分,对答案,填报志愿。总之那是一段充满担忧的,痛并快乐着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