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了网络,并且那个时期郭德纲火了,必须的说,我是相声迷,不是纲丝;郭德纲很有才,是现象级人物,他是富有争议的人,但是确实他把濒临的相声拉回了大众的视野,夸也好、骂也好,大家终于又开始讨论相声了;有了网络,我听马三立、田立禾、刘宝瑞、马志明、师圣杰、尹笑声、杨议、赵津生、李金斗、奇志、大兵(去过我们校庆演出)等等,这些年,包括后辈的方清平、苗阜、贾旭明、何云伟、曹云金、岳云鹏、李鸣宇等等都听。
我上中学的时候,听收音机,那时候偏爱马季、姜昆,马季先生在把剧场相声推向电视相声做了巨大的贡献,他说过一些歌颂型的相声(时代要求),他在推广和发展相声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经典作品五官争功、尤其是宇宙牌香烟,特别具有超前性,即使放现在演,也毫不过时;姜昆我也很喜欢,照相、着急、楼道曲,尤其是虎口遐想,都听了很多遍,姜昆先生的特点是叙事能力特别强,一人分饰几个角色堪称一绝。
我是86年人,从小就爱听相声,小时候央视有个节目叫曲苑杂谈(貌似前几年还没停播,但是不受欢迎了),二十年前那时候的汪文华还年青漂亮,当时这个节目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家是每期必看,应该是每周六晚,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侯宝林先生的作品醉酒,时值今日还记得:侯大师一副醉熏熏的样子,比划着手电筒打出来的一柱光——“你别来这一套,我懂!我爬上去,我爬到半道,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啦。
郭德纲的相声,印象最深,感觉最好的是《揭瓦》《西征梦》。近年的称作爆笑,但让人觉得空虚虚的。而且除了拿于开玩笑,我真的觉得最恶心的还是虾仁这个梗。郭德纲越来越出名,但水平真的下降了,而且“相声”被带得越来越偏。当然,这个时代可能就是追求一种浮躁吧。
郭先生登上春晚是一三年吧,我也是从那一年才知道的他,那一年我上了初中,住宿。从那时候我基本已经告别了电视,所以对于一路欢笑上播放的相声,姜昆啊马季啊李金斗啊接触的越来越少。而且那个时候的我,也开始追求“爆笑”相声,恨不得一句一个笑点。
听苏先生最早的是《批三国》,当时岁数小,三国这本书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但批三国每次我都听着有趣极了,后来小学还没毕业吧,得知苏先生去了,还专门发了个说说。感觉苏先生看起来好慈祥,尤其是在《酒令》里面那个表情,那个状态,特别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