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姑娘卢娜 卢娜•洛夫古德,是《HP》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身为D.A.六杰之一,在哈利同辈的少年中,为正义之战所做出的贡献不可或缺。罗琳安排人物往往深有远虑,后面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早在几部之前便有铺垫,没有心血来潮突然冒出的角色。可卢娜乍看之下似乎是个例外,她的出场很晚,而且几乎一出现就担当了重要作用。第五部《凤凰社》第十章卢娜才首次登场!她会是罗琳完成大半部著作后,心血来潮,突发奇想才冒出的一个疯姑娘吗? 当然不会是。读到第五部有这种怀疑的人看完七部之后,也不会觉得如此关键的角色会是后来才添加上的。但罗琳为什么让她出现得如此突然? 如果非常仔细地翻书,就会发现在五部之前有安排过卢娜很不起眼的信息。
蛇佬腔,蛇佬腔的第一次出现,是在《魔法石》第二章《悄悄消失的玻璃》,哈利跟着佩妮姨妈一家去动物园,他与爬虫馆的一条大蟒蛇对话了,而且还把表哥达利捉弄了一番。这个情景即使没有看过书,只看过电影的观众也印象深刻。但在这里只能算是一闪而过。蛇佬腔真正大出风头,是在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哈利波特到霍格沃茨以后一直听到一个恐怖的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后来我们知道那是蛇怪,所以只有他听的到),到第十一章《角斗俱乐部》中第一次提出了蛇佬腔这个概念,也第一次有了正面描写 哈利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决定这样做。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出现的厄里斯魔镜,厄里斯魔镜的英文“Erised”其实就是“Desire(欲望)”的倒写。同样在厄里斯魔镜上镌刻的英文字母“Erised stra ehru oyt ube cafru oyt on wohsi”,只要将这句英文倒过来念就是:
“I show not your face but your hearts desire.(我所映出的不是你的面容,而是你内心深处的渴望。)”。
所以第一部只能,小哈利在厄里斯魔镜中看到的是他最渴望见到的父母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
在哈利第一次的魔药课上,斯内普教授对哈利说的话在暗示自己对莉莉的死感到很愧疚。原画是这样的:“波特!如果我把水仙花根的粉末加入到苦艾草汁里,我会得到什么?”从后面的《死亡圣器》里面,可以得知斯内普是一直爱着莉莉(lily)的。而水仙花属于百合科目,花语是“我的悔恨将随你至坟墓”,苦艾则意味着“缺失”,代表苦涩的悲伤。也许斯内普接着隐晦的花语意思,暗示哈利仍旧沉浸在对于哈利母亲逝去的悲伤。当然这也是这个系列七部出来之后,才能联想到这个伏笔。
最细思极恐的!!第三部阿兹卡班的囚徒有一段提到,占卜教授不肯坐在餐桌上是因为如果她坐下的话,那么她就是这个餐桌上的第十三人(十三这个数字在西方是个邪恶和不祥的)。她认为如果有十三个人在餐桌上,最先站起来的是最早死的人。但其实餐桌上早已经有十三个人了,还有一个小矮星彼得在餐桌上,而邓布利多是最早站起来的,也是最早起来的!同样,在凤凰社时的一个片段,韦斯莱家的餐桌上坐了十三个人,而小天狼星就是最早站起来的。。。细思极恐!!!
闪电形伤疤,这恐怕要算最早出现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伏笔之一,闪电形伤疤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第一章《大难不死的男孩》里,哈利-波特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邓布利多和麦格教授朝那卷毛毯俯下身去,他们看见毛毯里裹着一个男婴,睡的正香。孩子前额上一揪乌黑的头发下边有一处刀伤,伤口形状很奇怪,像一道闪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