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而言,我觉得挺好的。这种事要针对每个人的性格来说。有的人喜欢和人相处那就最好与人多交流,相处,一起行动。有的人就不太喜欢与太多人在一起,就可以自己行动。
我小的时候就一直和朋友一起走,也不和在意什么朋友会不会讨厌我,反正是朋友就一起,小的时候有这样的观念,觉得朋友就是应该在一起,上厕所,吃饭,回家都一起 。直到后来开始去了老师家写作业,才发现其实朋友不代表着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也会离开我们的身边。当时自己虽然有这样的感觉,却不太明白,知道初三和高三的时候都自己一个人走,才发现其实一个人走很正常。到了大学就更加普遍了。其实你在一个人走的时候也会想,一个人走会不会收人非议。在最开始我也会这么想,可是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习惯了,就没有感觉了。而且会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因为自己有过独走的经历,所以在大学的时候觉得和其它人一起走,会很浪费时间,会很讨厌别人事事插手自己的事情。其实也知道是好意,但是就是觉得自己会方便一些。而且,两个人或者很多人的时候,你会发现因为大家一起行动,但是每个人又有自己的事情,所以会导致时间不太统一,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在上大学最初,我还是会和同学一起,其实人多的时候,会更有社会集体感,会感觉心理有种满足感,但是这样会很快同化,就是随大流,如果同学都在玩,你也会不由自主的一起玩耍。会在众人的步伐中迷失自我。如果你是一个意志力坚强的人还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的。如果你是一个有自己目标的人,你最好一个人走,或者找到智趣相同的人。不过知音难寻,找到同伴,哪有那么容易。不过如果你是个离开群体就不行的人,你还是在集体中更好。
我认为这样并不好。
现在的社会不管是身处何地,在怎样的环境下生存,身边都是有他人存在的,与他人的相处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这个人太自大,自负,自傲。当一个人是自负自傲的时候,他就会远离群众了,他觉得自己能力强,无人能比,不需要与他人交流,更不需要他人的帮助,自然而然就独来独往了。其二,就是这类人不善与周边的人交流,不知道该如何与周边的人沟通,沟通起来很困难,再加上有时候别人还会嘲讽他,所以自己会变得自卑更加的内向。
其中第二种原因的人比较多吧,独来独往不好,你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的世界里没有别人,那你必定是孤独的,你的世界是单调的,没有色彩的,这样独来独往下去,你会越来越弱,还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还有可能会发展成自闭症,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一定要与他人多交流。以后工作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不仅有竞争,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团队精神,与他人交流很重要。
其实不管是以上的哪种原因,独来独往就是独来独往。没有生来就独来独往的人,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来独往。
有人说独来独往的人具有创造力,具有想象不到的潜力,他们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还可能是未来的马云。我想说那只是个别人,那是与生俱来的天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不管你是怎样的一个人,都不要独来独往,那样有可能会让你脱离社会,脱离大众,孤独。
我觉得这样不好,一个人独来独往做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比一般人快,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身边还是需要一个朋友来陪伴着我们,一起见证对方的喜怒哀乐,悲喜祸福。
那种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性格在社会上是很容易就变得不合群的,这样的性格也是不讨喜的,是不会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的。而且独来独往并不意味着独立,独立是可以的,但是独来独往却是不怎么需要的。
我们宿舍的隔壁一个宿舍它是一个混合宿舍,只有我们班班的三个人。其中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另外一个人就做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刚开学的时候,我见她们都还是三个人一起行动。但是之后的不久,那个人就吵着说想要换宿舍,原因好像是她想学习的时候,宿舍总是很吵,而且她和宿舍其他人也总是聊不到一块去,在她的眼里只有学习,但是其他人却总是说一些娱乐消息。
她不想这样,所以提出了换宿舍,结果换到另一个宿舍没有几天就又换回来了,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不过自从她又换回来以后,她就一直都是独来独往的。每次只有当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回一下宿舍,其他时间都绝不回去,早上洗脸,她的洗漱用具都在水房里面放着,中午午休的时候她也是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里待着。我每次看见她都是自己一个人,而且不管我是去干嘛,她却总是刚从教室出来。
所以我每次看见她都觉得她很可怜,因为做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并不是很好,也并不是很健康,人不可能永远都只有自己一个人,身边还是需要一个人陪伴的。
这样当然不好了,难道有谁愿意自己来这个世界上一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吗?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的周围是你的父母,对你饱含殷切的期望。
难道你的去世的时候就要一个人孤独着走吗?身边没有一个人愿意陪着你走完最后一程,没有一个人愿意在你的坟前献上一束花。
一个人独来独往,他的朋友不至于没有,但是一定会很少。
你是天仙吗?你总一个人处事,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还要来帮助你?不会的!
都是人情世故,你的朋友都是你平时用心交来的。
有句话这样说“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你要是想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伸出援助之手,那么你就要在平时的时候对朋友好一点,也就是说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的一只手。
不然,别人凭什么要平白无故地帮助你呢?
所以呢,我并不看好独来独往。
我还是觉得人在世上该有个朋友,人情世故还是要懂的。
我见过独来独往的人,每天早上一起床的时候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第一次的时候我问起,她说“去教室学习”。
后来也就习惯了不跟她一起走了。
她总是觉得自己一个人时候方便许多,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做什么都要跟别人打报告。
但是我觉得你有朋友不是可以在你出现危险的时候帮你一把吗?
你一个人,然后你被坏人抓走了,别人谁都联系不上你,谁知道你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是不是还活着。
交个朋友吧,一个也好,别总让自己一个人行走在孤独的冷风中。
不要等到有一天对着镜子里孤立无援的自己的时候才懊悔为什么当初没有交两个朋友。
人一直独来独往,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群居性的动物。长时间的独来独往,真的会对自己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时间久了,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我曾经独来独往大约三年的时间,我是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独来独往的那种心灵的孤单。如果能够重新选择,我绝对不会让自己独来独往那么长的时间,这种对心灵的伤害,让我在十几年后仍然心有余悸。
那是我上中专的三年时光,那时候的我正处于人生最美丽的季节。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八岁的梦季。这种最美好的三年,却是让我最孤单最痛苦的三年。尤其最后一年,我几乎没有一个朋友。
那时候的我,呆在宿舍感觉没有人愿意和我说话,我也不愿意和她们说话。到了教室,也基本就是独来独往,没有聊得来的同学。我每天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宿舍。
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好像特别害怕周围成群成伙的人异样的目光。我学会了躲避,不在餐厅一个人用餐,自己躲到宿舍出方便面。除了上课之外的剩余时间,宁愿躲在阅览室和图书馆,因为那里没有人知道我是一个人。
还好,三年的时间,还有寒暑假能够回家。回到家里找到老同学和老朋友,就不会独来独往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想那三年,最渴望的就是快点放假,快点毕业,就可以摆脱这种独来独往的生活了。
我就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就看自己愿不愿意。
就像是寝室深夜的对话,因为觉得实在是太无聊,所以每次都是早早的睡下。
早上的时候她们都喜欢赖床,没有课更是有可能睡到十点多,在家的时候养成的习惯,过了七点还赖在床上睡觉的话,脑袋会疼,如果为了合群,我要等到她们都起来了一起订饭吃么?
那估计我早就被饿死了,为了自己不能被饿死,只能做一个独来独往的人。
室友经常看剧,我也看,不过也就是追一部剧,她们是追所有,只要是电视上热播的都看,一天天的守在电脑前面。
这段时间我要干什么?是在寝室待着跟她们一起,或者是听着嘈杂的电视剧里面的么么哒?
为什么不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呢?于是我自己每天都去图书馆,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不要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
有些人说独来独往的人很另类,性格很特,不好与别人相处。其实我们只是挑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活法而已,如果群体的活动是我们所喜欢的,也会去参与的,所以不要说一个人不合群就去排挤她,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组织了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即使是分开许久,成长了很多,室友依旧不理解为什么我总是要单独行动,为什么那么早起床,为什么要去图书馆,我也解释过很多,甚至是带着她们去尝试我的生活,可是都失败了。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你不觉得,独行侠是更酷的活法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