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
开篇的诗朗诵: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世玉归不归?忍不住泪眼花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响起,心弦被撩拨得麻痒,总算没眼泪哗哗。这时觉得,虽然不太承认,其实《方世玉Ⅱ》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武侠片。
每次说起喜欢的武侠片,常说三部:《东邪西毒》、《双旗镇刀客》、《新龙门客栈》。三个片里有两个是文艺片,剩下一个也是武侠电影的里程碑。而且三个都算西部片。没提《方世玉Ⅱ》,老觉得是个商业片,颇为粗糙,在电影史上的地位也不是很醒目,还是续集,续得也不好,继续打擂,故事颇俗套,并且第一部的光环显然遮盖了这部。但慢慢觉得,至少在我的潜意识里,它的位置在上面三个之上,因为太好看了。
元奎元德的武打设计比袁和平和程小东做得更好看,绝对酣畅淋漓,至少我是这么看。卢冠廷的音乐,巧妙化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用得实在漂亮。李屏宾的摄影也是一绝,尤其拍打斗,极尽惊奇之能事。李连杰、萧芳芳、郑少秋、计春华的表演虽谈不上深度,像整个故事一样不曲折,却堪称精到。刘镇伟编剧,结构层次相当清晰,而且干净利落,没有赘笔,是一个出色的商业剧本。《方世玉Ⅱ》是一个集大成式的商业武侠片。当然,喜欢它更多还是因为它是我最早看的一批香港电影中的一部,印象深刻,像是初恋。
中午吃饭,偶然间央视在播《方世玉》,和哥们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开始看,虽然仅仅是看了开头,我已经知道不会再换台,因为内心深处特别希望看到后来,方世玉救朋友的那段戏,曾经为了那段戏而热血沸腾,而今依然如故。
中间插播广告,换台时突然出现李连杰的一个广告,对比拍《方世玉》时的他的确是时过境迁,从不同时期的人的眼神中,你能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看过对于李连杰的一些访谈节目,应该是他打拼好莱坞以后作的,那时的他侃侃而谈怎么样去成功,怎么样去适应残酷的现实,想想和自己最初的印象真的是差距好大,所以后来他的片子看过也就没什么印象了。
还是喜欢曾经的他,那个眼神中透出生气和激情的“方世玉”、“黄飞鸿”、“张三丰”…………毫无疑问这就是经典,难以超越的经典,即便过了多久,当你重温这个片子,你还是会为其中方世玉侠肝义胆的义气所感染,依然会为方世玉母亲的无厘头而开怀大笑,依然记得那个广东十大青年——五星方世玉…………
李连杰与胡慧中的那段打斗可列入武指经典史册,从擂台到踩人头到抬轿子,可以用花团锦簇四个字来形容;萧芳芳不会武功,但与胡慧中打擂台墙彩球这段剪辑的非常好,绸缎的运用也恰到好处;李连杰强大宝尸体的那段,虽人多但不乱;最后赵文卓与李连杰在台下的一段小巧腾挪就不仅是武指的功劳,两个人的本身的功底更重要。一部电影里竟然有四段好看的打斗。
虽然打斗占了很大篇幅,但人物塑造依然精彩,不苟言笑的朱江,性格不羁的萧芳芳,一往情深的胡慧中,大男子主义但仍爱护家人的雷老虎。其中萧芳芳的苗翠花非常突出,雷老虎的那句“以德服人”应该是最佳台词,李嘉欣仍是花瓶。制作精良,但片头陈家洛骑马跳入船中的那匹马太假。那一年赵文卓不满二十,虽演反派,但造型漂亮扮相俊美,几年后接过李连杰的班出演黄飞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