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对人的影响都是两面性的,包括贫穷也是一样,对人的影响有好有坏。
第一贫穷让人更加的坚定,渴求脱离贫穷,越来越越努力,在人生路上会更加的奋斗。有的人就是因为贫穷,所以想要摆脱贫穷,不想要自暴自弃。对于自己的出生并不觉得失望,对于自己的贫穷不觉得应该自卑。对于自己的人生,只希望越是在低谷就要爬得越高,越是看不见阳光,就越向阳光走去。不管是读书,还是打工,都力争做到最好,只要有机会就迎难而上,哪怕只有一丝机会也要头破血流的挤上去。摆脱贫穷,让人生不那么遗憾。
第二点让人心更加的朴实无华,更知道如何报恩,懂的感恩。对很多人都心存善意,不愿意去伤害别人。虽然自己贫穷,但是善良是传下来的优良美德,她们愿意坚守。就是因为贫穷,所以人穷志不穷,所以才会更加的善良,更加的朴实,他们知道别人帮助自己就一定要回报,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他们贫穷中熠熠生辉。
第三点让很多贫穷的人想要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就是因为贫穷,所以他们想要如同那些有高学历高收入的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愿意做井底之蛙,想要去更远的世界,去看更大的海更高的天空,希望自己的思维有不一样的境界。就算不知道那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境界,可是他们依然愿意追寻着,就像一个哲学家进入到文盲中,有的文盲虽然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思想,但是他们想要像哲人那样聪明,有智慧,所以他们会不断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思维。从思想上改变自己才能改变贫穷。
我已经说过了,贫穷也有它的消极影响。很多人也就是因为贫穷,所以没有更高的要求,只想吃饱自己的肚子就行了。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除了赚钱,其他的好像都无所谓,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没有找到真正赚钱的办法,只能付出自己最辛苦的劳动。
他们的这些思想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代,把学历看的不那么重要,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也很勤劳,可就是没有找到真正可以赚大钱的办法,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学历和思想在未来是行不通的。可就是因为他们的贫穷阻碍了想象力,没有办法去做到像高学历高财富的人一样重视学历和思想,所以贫穷有可能更贫穷,富贵的人可能会更富贵。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想想范冰冰带着闪耀的大钻戒,我当时第一个想法是:
◆要干活的时候是不是要摘下来,要不然咋干活···
后来我在微博的评论中找到了答案:
◆范冰冰这么有钱,还需要干活!而且这钻戒还能一个变三个,可大可小!
好的,你们有钱人赢了,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去年还是前年,一个大妈在奢侈品店买了一双5000多的高跟鞋,穿了一天就破的不像样子,我看到这个新闻很气愤,觉得现在奢侈品店过分了啊!还卖假货!那么贵的鞋不得穿好几年啊,怎么能这么不结实!
后来我在店员的回复中找到了答案,店员是这样说的:
◆我们这个鞋子就不是给经常走路的人穿的,很娇贵的···
好的,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我一直以为越贵的鞋子越结实耐磨耐操经穿!是我的错,你们有钱人赢了。
还有个新闻,是一位女士买了普拉达的包包,一万四千多块,刚用一周就开胶了,拿去修好,之后的几个月,包带开胶断裂,断也不给退,该女士愤怒至极于是向消协投诉商家。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就想,这包一定是买假了,现在奢侈品卖真货不赚钱啦,真假掺着卖。
然而消协和普拉达的工作人员给了我答案,普拉达的工作人员是这样回复的:
◆我们普拉达的包都是天然封胶,手上出汗就会开胶是正常的,包带断裂两年保修,不过我们需要把包包寄回意大利维修,时间需要两个月。
好的,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我一直以为一万多的包,我得背一半辈子都不会坏掉,我以为贵的包一定很结实,是我的错,你们有钱人赢了。
有个网友晒出来了自己在zara买的500多的大衣,上面的水洗标上写着:不可干洗不可水洗。
我发给狗子看,狗子哈哈哈笑,说这卖衣服的真蠢,这都能印错,我冷漠的看着他,心里想:这傻B果然和我一样是个穷鬼,同样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因为别人都在吐槽这件大衣认不清自己的身份!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很贵很贵的好几万的大衣都是不可以洗的,有钱人根本不洗衣服!!!他们的衣服脏了都是拿蒸汽蒸一下吹吹风就好了,再脏就要扔掉了!!!原来总裁文里的恶毒有钱女二在餐馆被弄脏了衣服要求对方赔,这个要求竟然是合理的,因为她们的衣服都不能洗!!!
我哭了,对不起,是我的错,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你们有钱人赢了。
愿有一天你站在人群里闪闪发光
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改变我们出身,我们生存的环境,以及我们遇到的人,不过幸运的是,这一路漫漫长长,风大波恶,但我们的命运终究握在自己手里。
有读者问,贫穷会给人的身心造成多大的影响?
我讲不出那些条条框框的大道理,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小学三年级,爸妈离婚了,我跟着妈妈来到了继父家。
继父没结过婚,当地人比较看不起二婚的,所以他们让我管我妈叫小姨。嗯,我跟着继父的爸爸妈妈住在乡下老家,我妈跟着继父在城里打工。
当时我妈打工挣的钱都是交给继父的,她半年回来看我一次,陪我一起吃一顿饭,顺便把我的生活费给继父的爸妈。
那时候太小,不理解贫穷的具体含义。
但是每次班主任问起班上谁没交学费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低着头,扭捏地站起来。
那种感觉很奇妙,被隔离出来,仿佛自己是怪物,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那个学校很偏僻,老师都是又教数学又教语文,她根本不会理解,小孩子也有自尊心这种东西的。
我至今都清晰的记得班主任的模样,戴眼镜,额骨突出,整个人都是尖利刻薄的,她说话的声音又尖又细,很长一段时间,她说的话就是我的噩梦。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我最高兴的一天,因为可以不用呆在学校了,还没有等到下课的铃声响起来,班上突然有人大喊着,说自己的钱丢了十块,肯定是被人偷了。
接着所有人都开始嚷嚷,说要找出偷钱的那个人。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起哄,每个人挨个搜身,检查书包。
可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没找到那十块钱。
最关键的时候,我班主任站出来了,他分析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有人把赃物转移了,她意有所指地看着我说:“肯定是有人午休的时候出去转移了赃物,而午休时一个人出去的只有.....”
班上同学都看向了我,他们大多数人的目光里是果然如此,剩下的都是终于抓到真凶的兴奋。
我不能否认,午休时,只有我是单独一个人在操场上活动的,不仅仅是午休,还有课间操,早饭时间,晚饭时间,上学,放学,任何时候,我都是一个人。
为什么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呢?
就好像我一直都疑惑,人到底有多坏?
我继父的父母,不给我交学费,不给我买衣服,我永远都穿那一件破破烂烂的旧衣服,甚至每顿饭都我吃不饱。
对啊,没人告诉我,应该多久换一次衣服,洗一次头发,而我回家永远都是唯唯诺诺,在角落目光呆滞,害怕被骂拖油瓶。
因为这样的我,学校里没人愿意和我玩,没人愿意和我呆在一起,大家仿佛是心有灵犀般,远远地孤立我,无时无刻,我都是一个人。
班主任刚刚得出结论,大家就围过来,大声喊着,小偷,小偷。
我惊恐地摇头,大声反驳说,不是我,不是我,我没有偷。
可没一个人相信我,大家一起喊着,你这个小偷,你这个没爹没娘的野孩子。
你看,小说里的这时候会出现一个盖世大英雄,他会拨开人群牵起我的手,带我逃出去。
可生活终究不是小说,我只记得铺天盖地的“小偷”漫过我的头顶。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愿意相信你”
可能太过痛苦的记忆会被大脑自动屏蔽吧,我忘记了后来我是怎样被通知家长,被领回家,被继父的爸妈臭骂。
那以后,班上的同学看我都是异样的目光,既有可怜,又有不屑。
学校当时有个三好学生的评选。
班主任为了让我们班胜出,一定要做爱心捐助的活动,你猜的没错,就是让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把家里的旧衣服捐给我。
全校升国旗的时候,我抱着哪几件旧衣服,目光呆滞地站在那个为我捐献爱心的同学旁边,广播里循环播放着,三年级几班谁谁谁,做好事献爱心.......
是啊,献爱心,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贫穷会对人是身心造成多大影响?
后来我转学,我成绩优异,拼命学习,考上了一个好的大学,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结了婚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可是我老公有天开玩笑地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买衣服,衣柜都要装不下了。”
贫穷,对于人们来说,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贫穷不是你想象的只有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贫穷最可怕之处是使人的目光变得短浅,一点也没有志气。或许有些生在贫苦家庭的孩子,有些较为坚定的信念的信念,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磨平自己的志气,但贫穷使他终日忙碌于养家糊口之中,不知不觉的也离梦想越来越远。
贫困,给人最大的伤害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而是精神方面的缺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已经得到教化,而教化的方法是什么,是精神食粮。但在贫穷的环境下,连基本的生理要求-吃饱穿暖都满足不了,还谈什么精神的丰富。穷人不是不想要去学习,去获得知识,他们每天都忙与生机,每天长时间的工作才能获得微不足道的工资去填饱肚子,而他们勤奋的工作也只够填饱肚子,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书,去丰富内心生活,所以他们就只能这么一直挣扎下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跟多人已经已经走出了贫困的日子,不在为温饱而发愁。但我们不要忘了,贫穷是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的,就比如说大凉山中的一些孩子他们的生活就在贫穷之中。当一个北京小孩的生日愿望是拥有一台真正的波音747,而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的愿望是拥有一双白球鞋。由此就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有多么大的差距,对于贫困家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多么的贫乏,贫困是对我们的影响有多的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或许你永远无法想象贫穷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因为你一生下来,你就有一家幸福的家庭,没有体会过吃不上饭的那种贫穷,你所生活的这个年代,是幸福的。但是现在的中国,也有许多山区的人们连吃饭也困难的。
还记得超级演说家里面的那个刘媛媛吗?记得当时她演讲里面的那句自嘲的话语吗?“我们家就是出生寒门的,我们家连门都没有。”这样的一句自嘲,表露的是当时那个时候的她的有多艰辛。
一对平凡的农村爸妈,他们把刘媛媛和他的两个哥哥从农村供出来上大学、上研究生。刘媛媛一个家里连门都没有的人,在高中的时候,还是一个差等生,却能体会到贫穷给自己带来的激励,最后绝地反击,一路奋斗,考上北大。
无论在哪里,都有家庭贫穷的人,我们生活这个年代,我一直觉得就算再穷吃饭也应该不成问题吧。可是好像我把社会想象的太过于美好,我现在深刻的记得那个男孩,来自甘肃的那个男孩。
我们大一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课不太多,就想出去找点兼职。无意中认识了一个社团在招兼职,于是我们几个就过去面试,说来是面试,结果就是过去了解一下团队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走向。
在聊天中,我了解到,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来自一个很贫困的家庭,他说他们家现在住的是窑洞,没有房子,路都还没有到家。本来他是来不了这里上学的,因为没有钱交学费,但是后来爸妈到处借了钱,才来到这个学校的。
从他来这个学校开始,他就一直在做兼职,只要能赚钱的他都会去尝试。我们也在他的团队里面干了几天,虽然只是发传单,但是这个传单是他自己一个人去谈下了的单子。后来,因为他们这个团队不太成熟的原因,解散了,但是他也一直从未放弃过。他开始做微商了,也不能算微商,他去市区里面进货,在寝室里面买,有些东西他还可以卖给外面的人。
从开学到现在,他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谁说寒门就不可以出贵子了,寒门一样可以出贵子。他学习也一样优秀,每个学期在班级排名第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把他学费也交上了。
贫穷只是一时的,人生是可以靠自己改变的,哪有什么命中注定的说法,都是靠自己争取,获得的。有些人因为贫穷,就在自己意识里面放弃自己了,这样的人只会一辈子都那样,无法改变自己一分一毫,甚至你的下一代也是那样。
有的人却能把贫穷当做一种动力,他知道自己出生的家庭不会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如果自己不努
力,一辈子也就那样,所以他会选择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放手一搏,去奋斗,找寻自己的梦想。行动的背后需要无数的付出,天上不会掉馅饼,你获得的任何机会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现在社会正在逐步的想着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但是现在还是一个局部的小康社会,我们的国家是实行“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方针。但是现在只实行了一半,也就是说只先富一部分人,贫富差距还是很大。而且贫富差距在其它的国家或者是任何时代都会拥有。那么贫富差距对一个人的心理有多大影响。
首先说起贫穷,我们就会想起古代的封建时代,在朝代的后期,每次都是因为君王昏庸无道,导致农收不佳。战火纷飞,而人民收成不好。这个时候君主和官吏加大税收,压榨人民。使得人民苦不堪言。这就是非常大的贫富差距。在《阿房宫赋》的记载中,君王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不知多少人因为此而死去。在这种贫富差距的矛盾下,人民就会奋起反抗,推翻王朝。
所以在贫穷之下,人的心理极度扭曲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推翻王朝。工人革命就是由于资产阶级极度的压榨工人的劳动力,在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只能拿到少量的工资,而剩下的财富都是流进了资产阶级的口袋中。在这种贫富差距下,人们的心理不平衡,爆发革命是一定的,是资产阶级妥协。
现在的贫富差距虽然比较小,但是还是具有,虽然不至于爆发大规模的行动,但是贫穷还是让人的心理扭曲,比如自卑。一个人在贫穷的情况下,会出现自卑的心理。当有一些导火线的时候,这种自卑的心理就会产生出暴力。比如被一些有钱人嘲讽,就会在心理的作用下,对那些嘲讽的人实行暴力。
以前就有这么件事,一位大学生因为家里没钱而打工,一位室友回来便把衣服丢给他让他去洗并给他钱。这位大学生觉得是嘲讽他,加上和室友关系不好,便把室友给杀死。
所以贫穷是会让一个人的心理产生扭曲的,当这些扭曲心理合在一起时,只需要一个导火线,便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