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感情,就算嘴巴上不说,眼睛也会透露出来。同样的,我们甚至把一个演员眼里是否有戏作为评判他演技的标准。在这个大直径美瞳肆意横行的时代,很多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却不知道这种美丽往往空洞无神。真正饱含感情的眼神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你想要一双饱含情绪的眼神,首先一定要让自己的眼睛明亮。试着想一下一位生病的老人和一个年幼可爱的小孩子,两个人的眼睛哪一个更加的明亮呢?肯定是小婴儿吧。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能够从小婴儿的眼里读出来更多开心与难过的情绪。与之相反的,老人浑浊的眼神中,我们往往不能够通过眼神去理解他的含义。所以想要有一双有故事的眼神,一定要让自己的眼睛明亮。我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练习方法能够净化眼球与眼白,可是选择一些眼药水来滋润眼睛,能够达到净化眼白的效果。
如果你想要一双饱含情绪的眼神,一定要让自己的有神。六小龄童为了演绎孙悟空而努力练习眼神的事迹你听说过吗?孙悟空的眼睛明亮有神,可是六小龄童其实是一个高度近视者。所以为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六小龄童每天都在盯鸽子。把一堆鸽子放出来,然后盯着其中的几个,甚至快速的找寻它们的足迹,长久的锻炼,使得六小龄童非但没有普通近视者的呆滞,反而有了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你在上课的时候发过呆吗?或者是你在上课的时候有观察过其他发呆的同学吗?这个时候的人往往眼神呆滞无神,整个精神都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眼神的飘忽不定,其他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想要有一双有故事的眼睛,自己也一定要饱含情绪的投入进去。
经历的多了,你的眼睛自然而然就有故事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形容孩子的眼睛总是说那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因为他们的世界是最单纯的。这段时间网上一直流行一句话说:“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历经千帆之后,你的眼神一定会与之前有所不同,经历改变你的眼神。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读刘麦加的《夏墅堰》一书,她在书中写从澳洲回来奔丧的香奈儿在葬礼上遇到自己的表姐姚禾伊,中国人的葬礼喧嚣吵闹,甚至有一些行为让人觉得不适,但是她看到自己的大表姐跪在那里,眼神谦卑而悲怆,却又温和有力量,她说;“那是有信仰的人眼里才有的光。”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并且这些年来一直都在观察身边的人,有故事的人眼里,似乎都有不一样的光。
每一个有信仰的人眼里都有光,因为你笃信的真理永远是你的精神支柱,无论何时遇到什么事情你的信仰会给你力量,它会抚平你紧皱的眉角,给你的信心以加持,让你在擦干眼泪后还能抬眼看向前方,继续马不停蹄的前进,你不放弃不服输的眼神也是有故事的眼神。
除了这些,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有一双有故事的眼睛。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你去看看那些经受过磨难,被生活重创还愿意相信以后的日子充满希望的人的眼睛,他们会告诉你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也依然会有明天的明天在向你招手,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敬畏和感受当下,你的眼里就会有故事。
有故事的眼神一般只有经历过风雨才会形成的。
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这句话不是凭空而来。因为一个人的眼睛可以透露一个人的经历和一个人现在的所思所想个他内心深处的最真实感受。虽然电视剧里也有,但演员嘛!人家是拿演技吃饭的,肯定得有这样的调节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演员。可是对于一般的人来说,眼睛是可以反应一个人最真实的内心想法感受的。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眼睛都是那么的纯净可爱,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思想也是单纯的,饿了就要吃,困了就可以睡。所以纯净的心灵使得他们的眼睛看起来干净无暇。而一个白发苍苍得老人的眼神肯定不可能再用单纯来形容,老人的眼神基本
上是可以传达意境了。因为老人活了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了,经历了很多事情了,人生肯定也发生过很多事情,酸甜苦辣基本已经尝遍了,一颗心也许早已经是坑坑洼洼了,懂得的道理肯定也是很多了,一双眼睛早已经可以洞察身边的人和事,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逃过他们的眼睛。
有故事的眼神不是任何轻易可以得来的,一个普通人得经历不知道多少心灵的苦难,生活的折磨才能把单纯的眼神变成一双会讲故事的眼睛。所以当一个人的眼睛会讲故事的时候,千万别在这种人面前耍一些小心思,因为首先你会被看穿,第二就是请别再伤害一个眼神有故事的人了。
一个有故事的眼睛,不是气质,每个人都会有,那肯定是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或者一个人有打心底渴望或追求的事,也会从眼神中流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