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这边有一句俗话叫做从开花吃到败完。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来解释一下,就是说你在吃饭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很长,从一朵花开始开放的时候,你就开始了吃饭,等到这朵花完全谢掉之后,你才刚吃完。
所以这句话被经常用来形容年三十吃年夜饭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从开花吃到败完。原因就是元月份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其实年夜饭吃的不是一种饭,是一种氛围,因为那个氛围太好了,所以家里的大人小孩就会喋喋不休,一直在聊天,与其说年夜饭是吃饭,不如说年夜饭是沟通交流感情。
我们家的年夜饭能吃到半夜12点,然后大家在一起守个岁,年三十才算过得去。其实花在吃饭上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毕竟大家的肚子都在那摆着呢,能吃多少?就算一口一口的吃,一粒米一粒米的吃也不会吃个四五个小时的,只不过大家一直在那边聊天,所以费的时间就长。
年夜饭的意义在于团聚,一年到头远方的游子终于回到家,终于可以坐在父母亲朋的身边好好说说话,唠唠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顿饭,唠家常、看节目、发红包是年夜饭的必备项目。
唠家常 一年相聚在一起的一家人,最暖心的事莫过于唠家常了,家人彼此之间倾诉这一年的改变以及新年的美好愿景,没有什么比这个时刻更让人觉得温馨了。
看春晚,每年的年夜饭上,春晚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尽管现在的媒体很发达,很多人已经不爱看春晚了,经常吐槽节目和明星,但是这不影响春晚成为年夜饭的话题焦点。
发红包 是老人和小孩最喜欢的项目,中国的传统一直都是老人给孩子发红包,小孩给年长的长辈磕头,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家庭已经免去了磕头这说,但是给发红包的传统还是一直延续的。年夜饭吃的没完没了也是因为,亲情深厚总有说不完的话。
可能这就是我们的加深感情的方式吧。
现在很多人也都觉得饭局太多不好,可是没办法,我们中国人就喜欢在放桌上联络感情,不然还能干啥呢?又不像国外一样喜欢办聚会,玩得开,就只能喝酒吃饭了。而过年回去的时候,有兄弟姐妹,还有自家人。我家就是去外公外婆家吃年夜饭的,我妈的妹妹也会去。所以大概会有一个大桌子,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一说,就能说很久。
一点吃饭一边说话,说话累了吃点饭,吃多了消消食,说说话,所以每次都得吃到很晚,不过我们小孩都是喜欢先下桌子去玩的,但是大人不一样,估计也是一年没多少聚在一起的时间吧,聚在一起了总想着说说话,于是就没完没了了。
不过我觉得也不是所以的年夜饭都是这样的,有的人家就是一家三口吃吃饭然后就散场了,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
中国的传统就是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要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俗称团圆饭。
在我的印象中团圆饭就是有许多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非要坐在一起,以亲戚的名义。这些亲戚之中有可能有一些一年到头来见不到一次面,所以就要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为由增进感情。
其实,单纯的吃年夜饭并用不了多长时间,其他的时间都是用来聊天而已。饭桌上的人比较多,每一个人都需要相互交流一下。
假设每个人并不说太多的话,一个人两分钟,那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总共算下来其实聊天的时间比吃饭的时间还要多。
况且我们一般都是边吃边聊,在吃年夜饭的同时聊天,总共算下来假如吃一顿年夜饭需要两个小时,那其中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都是用来聊天而不是在吃饭。
总之,年夜饭是在聊天中度过的,谈话是没完没了的,年夜饭也就终止不了。
图个喜庆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