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周围,那些读了很多书的人,有些人过得很好,有些人过得平淡,也有一些人过得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说的是我未婚夫,本科文化,应该算是读过很多书的这种人了。大学学的计算机专业,但是现在的工作却与大学专业没有丝毫联系。或许生得好确实是有道理的,可以让人少奋斗十年甚至更多,所以他的生活或许真的与文化挂不上钩,读书对他事业上的影响相对来说并没有太大,更多的是生活和工作以及人际交往中逐渐习得的经验。因为家里关系比较广,他现在从事医药行业,收入颇丰,房和车全都是自己买的,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家里的背景,与他读过的书并无太大关系。但应该也算是一个读过很多书也过得很好的那类人了。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本科学历,也应该算是读过很多书的人了。大学毕业之后每天都自学银行业的知识,后来报名考上的银行系统,最开始实在银行坐柜台,每个月拿着一千元的工资,后来工作的时间久了,就转到了信贷部门,经常出差,经常加班,也会为了谈拢一笔贷款而和客户喝得断片,回家后在卫生间狂吐不止,为了生活和工作,蛮拼的。后来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姑娘,在医院工作,两个人每月的薪水加起来有八千左右,两个人都是领着固定的工资,不定期有些单位福利,过着中国为数最多的这种平淡生活,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仿佛一辈子都会这么过下去,不高不低,有人羡慕他,也有他羡慕的人。
当然,我也有读了很多书但是过得很不好的朋友。她是我的大学校友,成绩一直很好,我们同届不同专业,关系很好。她的家境不好,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她从大学时就兼职,因为家里的开销很大,父母要看病买药,弟弟要上学读书,她自己也需要生活费和学费,所以她走了一条辛苦的捷径,就是每天晚上在KTV陪客人唱歌喝酒。有一次同学聚会,我们班级去KTV唱歌,正好看到她在不远处的包房里陪着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笑靥如花酒水不断,然后跑去卫生间一待就是半天。大学毕业后,她觉得普通工作挣钱太慢太少,所以就一直做着这份工作,每天凌晨回家睡觉,睡到第二天中午,然后起床洗漱吃饭,玩会儿网游,然后化妆去KTV,唱歌,聊天,喝了吐,吐了喝,每天重复这种工作。有时想起她,都会替她痛心。
所以,对于有些人来说,读书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书籍所能带给他们的,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用处。
读书让人变得富有,精神得到满足。你会看到空乏其身的乞丐捧一本书在昏黄的街灯下慢慢的读,他不会为自己的身无分文而忧心忡忡,只会为书中主人公无家可归而潸然落泪。读书让人变得强大,拥有无穷的力量。你会看到废寝忘食的科学家,十年如一日钻研学术,你会看到一个颠覆性的真理改变千年的科学谬误。他不会为自己的建树沾沾自喜,却因学术真理的无穷魅力而心生敬畏。读书让人的灵魂得到升华,给予正义以力量,给予邪恶以灭亡。让虔诚的教徒更加坚定真善美的信仰,让保家卫国的战士更加相信明日祖国的东方升起的太阳。
读书让人变得清醒,更加明确自己的处境,永远不会失去方向。读书让人静心,思考与想象,人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规律。读书让人自省。相信一个爱读书的人,当他发现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时,第一反应不会是喋喋不休的抱怨,而是反省自己,寻求改变的方法。
读书让我变得更加理解他人,更能接受不同的存在,读书让我变得温和,能够静心倾听每一个声音,因为我知道,他有他存在的意义。读书让我看清楚很多事,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对的而言的。读书让我一个人独处时有事可做,与家人,朋友相处时,能够找到存在的意义。读书让我明辨是非丑恶,然后一心向阳,让我领略战争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暖,见识了旧社会的封建与压迫和人性的顽强,人心的柔软。
我始终相信那些读过很多书的人的心是柔软的,因为他总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他人情绪的波动,我也相信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能从生活中的某个角落发现乐趣。当然,我更相信他们是能够制造幸福和快乐的。
我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你想读就读,不想读也没有人强迫你。
而且,读书很务虚。
读书不像做买卖,买进卖出马上就能看到收益。读书能使你的内心丰盈,可是能不能使你的腰包鼓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你这个问题我只能这样回答:那些读书很多的人,后面的生活表面上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平平常常,平淡无奇。但他们内心世界是充盈的,不空虚。于人,无害;于己,有益。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