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口头用语之一了,然而,大家真的了解潜意识,能够将其觉察,并捕获吗?
我们先来一起认识一下“潜意识”吧。100多年前,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又译“无意识”)的概念,用“潜意识”来描述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潜意识的内容往往包含着大量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因而受到压制,不允许自由进入意识。潜意识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可以从口误、笔误、梦等途径被了解。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坊,台上的咨询师在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相关理论时,说到“当初我嫁给我老婆的时候……”,顿时在场一片哗然。咨询师停下来,一脸疑惑,当得知真相时,咨询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转而笑着说到,“口误”。
作为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师,当然清楚,“口误”是潜意识的产物,无意中的口误,可能暴露出的却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不出所料,咨询师开始说起,当初自己与妻子结婚时,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寄居于岳父家整整5年……尽管后来咨询师通过努力,让妻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这一句无意的口误,却直接“出卖”了他的秘密——那5年时光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除了口误,笔误同样是潜意识忠实的表达方式之一。有一次,我在和表姐聊Q时,说到我爸身体不舒服却不去医院检查这一事实时,我想在键盘上敲打“我爸就是太固执了”,结果当点击发送的瞬间,我才发现,我键入的文字竟是“我爸就是太过分了”。那一刻,我突然呆住了。“固执”与“过分”一词之别,却是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固执”只是一种较为客观状态的描述,而“过分”却是饱含着情绪状态的表达。
作为儿子,从道义上讲,是不应该对父亲有所指责和埋怨,不应该有不满和愤怒的,于是这种强烈的情绪就被意识所压抑,转而以“固执”相对温和的词汇来描述现实。简单的一个“过分”,赤裸裸地泄露出我的秘密。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口误”、“意外”、“象征性行为”都是潜意识的表达方式。如果丈夫用婚前姓名来称呼妻子。或者和朋友争论问题,意外地撞到他的雕塑架,朋友那件无可替代的雕塑被摔得粉碎无法修复。这些事件在弗洛伊德看来很有启发性,口误的丈夫可能潜意识里希望自己从未和这个女人结过婚。而打碎雕塑的时候,则是在无意识中表达一种想要伤害朋友的欲望。“象征性行为”:梦境就可以看做是潜意识欲望的象征表象。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学家会把很多日常行为看做潜意识想法的象征性表达,有一个典型例子,一位病人痛恨自己的母亲,但是并未意识到这种敌意。他的母亲非常喜欢雏菊,家中到处是雏菊的装饰。简而言之,雏菊象征着母亲。而儿子每次进房间时,总喜欢在雏菊图案的垫子上擦脚,并且不停的踩。在治疗师看来,这种行为象征性地表达出他对母亲的敌意。
潜意识,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有的又译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我们是无法觉察潜意识的,但它影响意识体验的方式却是最基本的—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生活中日常活动的意义,我们所做出的关乎生死的快速判断和决定能力,以及我们本能体验中所采取的行动。潜意识所完成的工作是人类生存和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没有秘密 所以 你 觉得你还有什么威胁我的地方吗 这些秘密已经被我消化了 我已经做过选择咯 所以 同样的梗 没必要说好几遍
我要的是学业和事业 不是感情 感情 友情 亲情 我都过去了 你觉得我还有什么能失去的吗
至于记忆力 你要拿走就拿走 思维方式你拿不走
潜意识即道之元神!即佛之法身!或曰自性,或曰元性,曰真我,曰本性,曰空性,曰觉性。
重阳王祖曰:“本来元性唤金丹,四假为炉炼作团!”
佛曰:“缘起性空,见性成佛!”
自己天天开发才能知道呀!别人给你说你也不相信这些神圣能量源泉。你要经历十几次的打击才能开悟。要不然你都是白想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