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闲的。小的时候在村里,村里就二十几户人家,消息特别灵通。但凡哪家出现了夫妻两口子闹别扭的情况,或者说家里的小孩子不好好上学遭到家里人责骂的时候,消息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传递到各家各户。不论别人的家里有多么的忙,一下子都出来看,还是证明闲。
2.脑子有问题,分不清生活的主次关系。这类型的人永远搞不清楚自己来到世界上是为了谁而生存,永远认为别人的事情都是重中之重。将别人的事情挂在自己的嘴边,好像自己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别人的生活而存在。错过了自己解决家事的最佳时间。
3.能放下自己家里的事情,出来干涉别人的生活。可见他们的生活是有多么的苦恼。每天经历了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当自己听到别人家里有矛盾的时候,巴不得赶紧过去看热闹,以缓解自己的生活压力,寻找人生的乐趣。这类型的人们就是典型的幸灾乐祸的代表,巴不得人家家里天天吵架。
4.无知。当自己家里的事情没有解决的时候,不想着怎么赶紧解决自己家里的问题,使自己的家人赶紧开心快乐起来,过去看别人的热闹。可见在生活之中,他们并不懂得对于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自己家人的喜怒哀乐,他们沉迷于别人的世界中。这种现象就好像每天有一堆家务事,还是守着电视机去看虚拟的生活一样。
5.自己是无知的,想要从别人的生活中学习。也有一些人知道自己的毛病,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样解决。别人家里刚好出现过这类型的情况时,就巴不得赶紧过去尝试自己的各种解决事情的办法,拿他们做小白鼠研究出自己最佳的解决事情的策略。或者说,看他们怎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自己顺便来取经,以便于日后碰见这类型的事情可以很快的解决。
那些人一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我认识一个叔叔是那些人中的一个,关于他这样做的理由我倒是可以给出一二。
他是一个私企的总经理,家有三个孩子,妻子是全职太太。因为公司在外地,所以平时回家比较少
我来数一数他都做了什么干涉并且帮助别人家的事情而弃自己家于不顾了。
他兄弟的儿子要办理异地高考,毕竟我们在某高考大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对于一个不怎么学校的富二代来讲不怎么容易。于是那个叔叔前后三次去了某直辖市,林林总总花了不少钱,大部分都是他兄弟出啊必然的,但是其中也有几万块钱是从自己腰包里掏的,并且一直没问人家要。这件事办妥了的一年后,自己的大女儿也要考高中了,然而那个叔叔就一句话没吭说要去异地高考的事情。他女儿得是说顽强才能在知道这件事情后自己和那另外的千军万马一起高考去了。
其实接下来这件事说来也事出有因,自己姐姐家女儿考上大学,是当地的一所一本院校,但是专业选择上有困惑,选完专业又怕高考分不够,就拜托他找找人,说说专业的事情。好家伙,这叔叔又是跑了几趟盛会,送礼请吃饭花了好几万把这件事情办妥了。几年后她女儿高考结束,没奢望着他走啥后门吧(毕竟现在政策比较严),可是就连专业选择和学校建议都没听他说一句话,总是说自己忙之类的,给家里又没帮到啥忙。
叔叔家里有两位老人,一年也没回去几次,好不容易有时间了就买了柴米油盐往家里附近的山里跑,去看望那里的孤寡老人,说他们没人陪很可怜。我当时听说了就觉得很搞笑,自己的父母都没照顾过来,去关心别人的事情。当然可以去,但是也要花时间回家陪陪自己的父母吧?这大过年的问叔叔在哪呢,通常都是“哎呀我回家里转了一圈了,这不过年呢,我来看看老人们,陪他们过过年”
总结来讲,那位叔叔其实是一个好人,但是就是对家庭没什么责任心啊吧总觉得,总觉得自己的社会意义大于自己的家庭角色,也是很无奈了。
可能他们就是喜欢多管闲事的人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自己的家事都处理不好就去干涉别人,结果肯定是更乱啊。总有这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很厉害,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很有意义,但是她们却从来没有为当事人考虑过,只是考虑自己而已,我们把这种人称之为自私的人。
我的亲舅舅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虽然心里很明白,难受我从来没有说过,因为我知道我还是一个孩子,评论大人的事情真的不太好。在我还在读高中的那段时间,家里出了一些事情,以前总是有人说,儿子多了并不好,可是我从来都觉得这句话并没有用,但是后来,我终于理解了,有几个不孝顺的儿子,都不如有一个孝顺的女儿,都说养儿能防老,但是真正好的儿子却少之又少。
就这样,在家里发生纠纷的情况下,我的舅舅还在劝爸爸和妈妈不要跟她们计较,在肯定我家做法的同时,还一直在说他们的好,我有时候真的很不明白他是出于什么心态过来劝说我家的。因为毕竟他是个外人,我家的事情再怎么样还是要自己解决的,他总是跟着掺和毕竟还是不太好。但是谁劝他也不听,自己和儿子儿媳的关系还没有很明白,反正来劝我们家的事情。
作为一个晚辈,我还什么都不能说。但是我是真的很讨厌这种做法,明明自己没有处理事情的能力,明明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处理,非要那些都不管,先来干涉别人家的事情,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问问这样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