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有当年热血沸腾的感觉,在这里我想说出一些我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对,但是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新的思路。你所问的问题关键字在于 了解 即渴望被了解,应该考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个人交际问题,还是个人理想问题,希望再完善此问题。
而大家回答的关键词大多是 士,死 共同的理想,大家都看史书,所以只需要看一些不带情绪的关于士的回答,我觉得没有可以补充的了。我想聊聊别的,关于 知己,情怀,话题就是“武侠”“强者思维”和“狼性精神”这个名词只是一种象征,并不完全代表本来的意思,我会解释。“武侠”讲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胡一刀和苗人凤。因为这种感觉我没法形容出来,引用个故事。胡一刀和苗人凤这两个当世武功最高者,因为一个误会的世仇而不得不一战。交战前,刚刚分娩三天的胡夫人执意为胡一刀做了一桌菜,胡一刀正吃时,金面佛苗人凤到了,以下是叙述。胡一刀头也不抬,说道:“吃罢。”金面佛道:“好。”坐在他的对面,端起碗就要喝酒。田相公忙伸手拦住,说道:“苗大侠,须防酒肉中有什么古怪。”金面佛道:“素问胡一刀是铁铮铮的汉子,行事光明磊落,岂能暗算害我?”举起碗一仰脖子,一口喝干,挟块鸡肉吃了、胡夫人向金面佛凝望了几眼,叹了口气,对胡一刀道:"大哥,并世豪杰之中,除了这位苗大侠,当真再无第二人是你敌手。他对你推心置腹,这幅气概,天下就只有你们两人。“胡一刀哈哈笑道:”妹子,你是女中丈夫,你也算得上一个。“夫人向金面佛道:”苗大侠,你是男子汉大丈夫,果真名不虚传。我丈夫若是死在你手里,不算枉了。你若是给我丈夫杀了,也不害你一世英名。来我敬你一碗。“说着斟了两碗酒,自己先喝了一碗。 金面佛似乎不爱说话,只双眉一扬,又说道:”好。“接过酒碗。范帮主一直在旁沉着脸,这时抢上一步,叫到:”苗大侠,须防最毒妇人心。”金面佛眉头一皱,不去理他,自行将酒喝了。这里面有一种东西是田相公,范帮主这样的人不能想象和理解的,这种英雄识英雄,英雄惜英雄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现在时兴的心理学,影响力,管理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中的”知己“,不单单是别人理解你就是你的知己,更多的是你理解他,互相理解才算是知己。对于士,真正的士其实是不希望被人理解的,没错,可能你会不理解,因为这里面存在着强者思维,真正的强者,只会希望自己欣赏的人理解自己,而不是庸夫,士也是希望强者欣赏自己,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处事之道和理想,最重要的一点的他们没有畏惧,他们做人做事,不是因为害怕才不做什么事,就比如说强者思维的人为什么不犯法,遵守规则,广交好友,不是很多人的思维害怕坐牢,害怕孤独,怕没前途,而是因为这样对自己有用处,能交到自己朋友,能实现自己目标,他们能明白自己要什么,所有的事情不是因为害怕去做或不做,被不被人包容理解,会不会受到惩罚都是无所谓的,而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手段,仅此而已。这里就可以说说狼性精神,也是现在企业家一直倡导的,狼性思维有几个特点我想列出来供大家思考。
1:狼群团结,并且竞争性强,服从”狼王“。 2:狼在落单的时候是最可怕的。 3:适应力强,忍耐力强。 另:羊也喜欢群居,只是不团结,任人宰割,最重要的一点:落单的羊会害怕。胡一刀和苗人凤为什么豪爽坦荡?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强者,足够的理解对方,而田相公,范帮主是弱者,这辈子也无法理解,这无关什么武功高低,地位高低,能力大小,蔺相如与秦王池边宴会,蔺相如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也能在君王威严下,侃侃而谈,这才是士为知己者死,是因为蔺相如是强者,赵王也是强者,心心相惜,为国为民(共同的目标),即使是死也死得其所,死得痛快!
士,在这片土地上,往往会有着很苦的出身,而且是苦到让人回想起来就想吐的那种苦,不一定非得是贫穷,常常还带有各种在精神上的压力。你们能懂他在一个人时,是靠什么熬出头的么?你们能懂他有些许成就时,要遭受到身边多少的鄙夷与揶揄么?你们能懂他在深夜时,无意间回想到先前时那一瞬间的颤抖么?你们能懂他在痛苦时,仍要继续前进,乃至于都来不及痛苦的憋屈么?绝大多数人不懂,甚至是鄙夷他走的路。所以他必须 坚强,不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但是,他内心的那一处,始终脆弱如初。可他抗住了,走过来了,也就成了士。想到一个台湾老兵的一句话“未曾在深夜痛哭,何足以谈人生”。士的人生,是孤独的,只能在深夜痛哭。这时何其冰冷?如若有人能懂,那将是他莫大的温暖。人在经历了无尽的寒冷后,一旦享受到温暖,便不愿再回到冰冷的世界中。所以,士为知己者死。
简单说来就是“知道自己”的别人,而这个人出现和存在的前提是我们已经“知道自己”。这样才能判断出那个人是真正的了解真实的自己。有些人,花了大量的时间,通过大量的思考,理解自己的内心,塑造自己的三观,设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些人心里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都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在这个时候,如果偶然碰到那么一个几乎完全理解自己,并且真心诚意支持自己的人,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的心境啊。如果能碰到这样的人,我也愿意为了Ta去死啊。可惜大多数的人,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都难以做到“知道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