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病最深的印象就是,一生病,父母家人就很紧张。现在想想,小时候其实是挺喜欢生病的,因为一生病,就代表有好吃的,父母对自己的要求也变得百依百顺。于是隔山差五的来场感冒、发烧、扁桃体炎等等。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的话,或许在爱生病的小孩子的内心,是主动想要生病的。因为这是他们寻求父母关注的一种方式。
你的小时候,或者你家的小孩有没有这样的情形呢?
我小时候父母对我很严厉,不能调皮捣蛋,不能懒散拖沓,还要对人热情礼貌,在家里要勤快做家务,学习要优秀,还不能撒娇。
但小孩就是需要强烈的安全感的呀,自从开始上学以后,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就越来越严厉,小小的孩子必须学着有一副大人的模样,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眼中的“好孩子”。
于是习惯依赖的小孩,内心开始变得不安和担忧,甚至有时候面对未知的陌生的世界产生恐惧。
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担忧,当不能通过语言沟通、耍赖撒娇来达到求父母宠爱的目的时,就只能通过身体生病这一形式来表达了。
所以生病其实是小孩向父母权威表达内心不满、求关爱的一种沟通方式。
你看我都生病了,能不能让我吃平时吃不到的糖果?你看我都发烧了,能不能不去上学?你看我都这么惨了,能不能不再对我那么严格,多宠爱我一点?
我的童年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回忆起来,生病的时候几乎都是快乐的幸福的,这就说明其实我认为自己生病的时候才会获得父母更多地关爱,因此身体乐此不疲。
如果你家的小孩也喜欢动不动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病,动不动就免疫力低下,那你要好好反思,是不是对孩子的爱的表达不够,让他没有安全感?当他有足够的的安全感时,应该是乐于且勇于去接受新世界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麋鹿心成长】,一起用心的视觉打开新的人生大门!#
我记事起就在打针,每天傍晚就是我最难熬的时间,因为我两岁多脖子上长了一个突出来的淋巴结,当时传言如果这个包长大了脖子上长一圈长满了就会死,但是我爷爷是非常出名的医生,我家里能拿到药,当时科技不先进还只能打青霉素消炎,还是打屁股针那种,于是我一直到六岁多,每天都必须打青霉素,每天下午我爷爷爸我几个伯伯还有我妈都要给我打这个针,三年下来我的屁股上的肉的都是硬的,我家所有的亲戚都会给小孩打针了,一坐在凳子上那种钻心的痛啊,别提了,我那时候最害怕的就是看到太阳落山,怕自己会死有种活一天算一天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小孩打一次消炎针身体和智力会七天停止发育,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数学和物理怎么也学不好,反正只到上班前我的身体就没好过,经常全班人没生病就我一个人生病,流感来了我第一个感冒,从初中到大学胃病一直困扰这我,我就没有哪次能幸免的,手脱臼,淋巴结,阑尾炎手术,腰椎骨折过,眼睛鼻泪管扩张手术,感觉人活着都挺不容易的,我上班之后就好多了没怎么生病了很奇怪,想起以前的事情真的要感谢我的父母,没有让我死掉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我要开心的活着好好孝敬他们。
小时候总爱生病,经常向学校请假,耽误了许多课程,上小学的时候我得过肺炎,请了有不到一个学期的假吧,光在医院就呆了三个月,那个时候也是我最瘦的时候,看着同龄的小伙伴们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背着书包去上学就很是羡慕,直到上了初中也是,一到过年就头疼,医生说是病毒性脑炎,由感冒引起的,因为我不爱吃药,所以慢慢产生了病毒感染,更容易感冒,所以小伙伴们,感冒虽然是小事,但是也要治。
自己身体比别人差,那种感觉真的不好,不仅浪费医药费还有时间和精力,所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一点毛病都没有,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平常要注意身体健康,健康饮食,作息正常,秋冬注意保暖,平时保证身心愉悦也很重要。
祝所有小伙伴们,身体健康,生活愉悦!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药罐子,生病特别多,而且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的医疗条件也就是那样子,看了很久我的病都不会有起色,哪怕是那种小小的感冒发烧什么的。而且每次都是被按着打针。
所以我长大后就对针比较害怕,我还记得在高考体检的时候要抽血,当时我竟然没出息的哭了,被班主任和同学天天调侃,所以我知道我恐针后,我就一直锻炼身体,把自己的身体练得特别壮实,这样子自己就不会生病了,就算生病像那种感冒发烧我都是依靠自己的免疫力让它自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