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什么呢?
我记得我刚开始去开元寺做法事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那一切的意义是什么。只知道,跟随着僧侣们的脚步,默念着那些经文,按照既定的仪式一点一点去进行着,想象一下在一座古老的寺庙里面,那边是钟声响起,身边是一阵阵檀香的味道,而自己沉浸在一种,诵经祈福的感觉之中……
是否你的心也会跟随着脚步一起慢慢的慢慢的,沉静下来,不再显得那么浮躁那么急促。
而且实际上那只是一时的感觉而已,一个24岁的年轻人,就算你的心在沉静,只要你回到社会之中,你终究还是要被社会所侵染,又回到浮躁的状态。
实际上我去参加法事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去了,任何人都不知道原来这个小伙子了,居然也去寺庙。
可是后来有一天晚上,我要进去寺庙之前,居然遇见了我的一个同事,因为遇见了总要打个招呼嘛。
所以我们对着彼此聊了会天,同事他是要去附近一个甜品店吃甜品,而我去是参加寺庙的点灯大会……
我的性格偏平淡,平时没有什么欲望,也不求人 ,也不为难人……而且因为我平时穿的衣服都是棉麻布质的,看起来就好想僧侣日常服饰一样……所以后来他总觉得我是不是想要出家……
甚至后来又有一次在寺庙那边遇见的时候,还严肃地问过我,不会是要放下眼前的一切去出家吧……
好吧,其实,我只是寻找内心的宁静而已。
其实,别人怎么样觉得你,真的很重要吗?就算觉得你是得道高僧,你就应该为此感到惶恐不安吗?
如果觉得你不是得道高僧,而是个沽名钓誉的人,你又应该为此感到心烦意乱吗?
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去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听着别人的评价,想要去改变自己。
我去做志愿者,参加了捐衣活动、黄手环活动、独居长者探访活动、……有一些活动一参加,就是持续几年……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见过很多一开始雄心壮志热血沸腾,想过通过一次两次的活动,就扭转城市的形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后没有成功,反而备受打击退出了活动……
反而,是以一个平常心去参与公益的我,在过去的几年里,却风雨无阻持续了很久……昨天,还去探访了一个长者……
其实,人生在世,总要修炼,要么炼身,要么炼心……生活就是一场磨练,好好修炼吧。
被别人说是修炼高僧,其实有两种意味,这两种情况的意思,解释起来是相反的——一是年纪轻轻就很迷信,这个得改;二是一直都很善良,这个不用改。年纪轻轻很迷信的毛病,其实是不应该有的,可以信佛,也可以信道,但是信而不迷才是王道,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想改变的话,需要从自己的生活习惯上下手:一、远离一些宗教性质的活动,跟一些比较相信这样的活动的人群交往不要太频繁,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一直跟从事迷信活动的人在一起,要把自己变成与他们不一样的人是很难的,人容易被一群人同化;拒绝不科学的放生活动,在信佛的人里面,经常会有放生活动,特别是乌龟和鱼,这些放生的水域不对,放生了外来物种,就是对本地生态的危害,这种行为一定要理智;拒绝不理智的抵制肉食行为,有些人会去抵制食肉的行为,最常见的是狗肉,高速拦狗等新闻,并不是极端狗粉做的,还有打着善心的名号。二、如果只是一直很善良,对任何事情都不悲不喜,只在那默默的付出,这种行为如果在自己的温饱能解决,家境还不错的情况下,可以一直保留,并不是很丢人的事。只要不是负债做慈善,这是值得提倡的。虽然唯物主义不相信因为报应,但是做善做多了,自己就会有一定的气度,这种气度是谁也羡慕不来的。所以说,被这样说,要分情况,并不是所有的说法都是负面的,要学会自己去分析。
24岁的年纪正属于青春大好的年纪,在这个时候被人说成是修炼高僧,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苦恼,如果自己想要改变别人的这种说法,最终还得靠自己。
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穿着打扮,不管别人说自己是修炼高僧是不是因为外在,都需要重视外在形象,尤其是年轻的小伙子,不管内心是多么的成熟,外表要依旧保持年轻活力,保证自己的阳光积极和乐观,保证自己的穿着打扮符合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年轻和时尚,而不是像个老学究一样沉闷。
其次,需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内心,一般被被人说成是修炼高僧的,都是因为自己好像看透了一切,成熟的样子,稳重的心态,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你和你的年纪严重不符合,所以才会觉得你像是修炼高僧,甚至你还帮助别人来分析心理,分析感情,分析事业,总是一副看破天机的样子,自然会让别人这样说。
第三,你要做到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像一个修炼高僧一样,说话带有寓意,总是张口禅道闭口禅学的,行为上也是如此,不能让自己看上去真的像一个和尚,像一个在劝说天下大众,要修己达人之类的鸿愿。
其实24岁年纪轻轻,应该多出去看看世界,多接触新的人脉,多和这个世界对对话,多做一些实际行动,要知道人生的很多美好,都集中在20多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
关于这样的问题,找到我算是找对人了。你说你无欲无求,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喜欢一个人发呆。我觉得无欲无求,说明你是个恬淡淡泊名利的人,有了这种特点只能说明你有修炼和修为的根基。但不代表就能够或者一定是修炼高僧。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说明这是一种病态了。已经几乎完全丧失了作为生命体应该具有的本能了。喜欢一个人发呆,就更能说明心理有问题了。所以,这不是得道高僧的特点,而是企待心理援助或心理治疗的特点。综上所述,所以说你不能算修炼高僧,只能说有成为一名僧人或高僧的底子。但是潜在的危机也不言而喻。我在从事义务心理咨询过程中就遇到一些如同你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僧人尼姑,而是曾经差点自杀的心理患者。
近代高僧,只有虚云是虔诚心渡众生,其它都是美名传世了。空虚的伪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