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达远不如姨妈旺达那么果断与决绝,其实,她早该明白在这种乱世的残酷,也该明白真相的可怕。你既然有勇气去追寻历史,也就得接受历史的残忍。作为一个新兴红色政权的法官,她手里掌握着很多人的生死大权。按照她的说法,她曾经为了镇压红色政权的敌人,将大量的反动分子送上了刑场。
因此,她也才得到了那个恐怖的“红色旺达”的外号。她的死究竟是对纳粹及波兰人对于犹太人暴行的抗议,还是对于自己过去滥杀的忏悔,这是一个无法知道谜底的问题。她在世俗与上帝之间徘徊着。她本来已经倾心于世俗的世界,因为身份的认同会让她觉得在修道院里难以存身。但姨妈最后的果决行动,又将她推向了修道院。即使是初尝的爱情,也让她感受世俗的生活不过如此,并没有更多增多她对于现世的留念。但她回到修道院里,她的心态已经完全变了,她没有与同伴一起立誓成为修女。作为一个修道院里长大的女孩,纯洁得不知世事,哪能想到历史后面竟有如此多的纠结?她为凶猛的历史所伤,她得重新定位自己生活的坐标
电影拍成了黑白,似乎是近来电影界的流行色,不过用于此片中,反映那个沉闷而黑暗的时代,倒是相衬。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于1962年,那是冷战正酣的时期,也是东欧社会主义进入一个较为平稳也很沉闷的时期。对于波兰来说,自波兹南事件之后,哥穆尔卡重新上台,他在波兰实行了有限的改革,此时的波兰气氛相对于前个时期,较为自由与轻松,轻轻吹拂着和缓之风。
影片中的主角艾达是个孤女,她从小在修道院里长大,在她准备立誓成为修女时,她为了征求唯一亲人姨妈的同意,由此踏上了寻求自己身世谜团之路。影片跟随着艾达的脚步,揭未了一段让人伤心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当时波兰社会的现实。天主教会,是波兰历史无法绕过的话题,它在波兰的各个历史关键时期,都起极其关键的作用。波兰是东欧国家中少有的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其虔诚程度也超过了其他国家。教会成为波兰人民的精神支柱,当然也支配着他们的行动。即使是在共产主义当政的几十年间,天主教会仍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中间,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极其罕见的。共产主义视宗教为天然的敌人,东欧其他国家的教会要么被全面取缔,要么遭受沉重打击并被肢解改造,成为所谓的三自爱国教会。在乌克兰,天主教会也被迫与东正教会合并,不服从者即被流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