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都有不幸的童年,周璇的童年尤为不幸。 她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苏姓家庭,原名苏璞,排行第二。三岁的时候,她就被抽大烟的舅舅拐卖到金坛王家,改名王小红。没过两年,王家夫妇离婚了,她又被送到上海一家周姓人家,改名周小红。 没有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是她毕生最遗憾的事,她曾写文章说:“六岁以前我是谁家的女孩子,我不知道,这已经成为永远不能知道的渺茫的事了!” 她的童年就在流离与白眼中度过,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姑娘,辗转于非亲非故的陌生家庭之间,没有人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她长大后回忆那段经历,说小时候真苦,往往饿着肚子呆呆地坐着,口水直往肚里咽。比挨饿更惨的是没有人爱她。养母很早就外出帮佣了,养父天天躺在家里抽鸦片,因为穷,竟打起了她的主意,想把七八岁的她被卖了,幸好养母及时搭救。 飘零的身世,不幸的童年,造就了周璇极度敏感脆弱的心灵。在她弱小的时候,她遭遇过至亲的背叛,连舅舅、养父都能狠心将她卖掉,等到后来功成名就时,她再也不肯相信任何人。十二岁时,周璇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转机,她从小就爱唱歌,一天,她去养母帮佣的人家里玩,随口哼唱了一首歌曲,被有心人听到了,大为惊喜,转而推荐她进了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 小小年纪的她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歌舞团的台柱子,由她主唱的《民族之光》中有句歌词“与敌人周旋在沙场上”,黎锦晖提议她改名为“周璇”。
年幼时爱的缺失,导致成年后她对爱极度渴望,她一直在寻找在抓取,可每一次心灵的短暂栖息之后都让她失魂落魄,从未心满意足。
有一种女人,要才有才,要貌有貌,是男人一见就会喜欢上的,可总是陷入遇人不淑的怪圈。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儿就是如此,一个挺漂亮优秀的姑娘,交的男朋友却总是对她不太好,朋友们都为她可惜,她也常常自嘲为“人渣吸附器”。 说到“人渣吸附器”,阮玲玉算是一个,周璇也算得上一个。她们遇到的男人,一个比一个对她们坏,好的时候可以把她们捧上天,一翻脸就对她们下狠手。 周璇,这位红极一时的上海滩歌后,至今仍是许多人心目中民国美女的代表。她的歌声,如金笛沁入人心,人送美名“金嗓子”。她的人生,却远远没有歌声那样甜美,而是一生都周旋于爱与悲伤之间,最终死在了精神病院。 人们总说是爱情摧毁了她,可我觉得,摧毁她的不是爱情,而是她极度的不安感。
所谓周旋,是人与命运做周旋而不是渺小的我们个人。开篇江沁梅海中泛舟的比喻,也暗示了人物最终的命运,即使全套书的最后给了个为爱重生,爱会重生,相对圆满的结局;也还是透着满纸的无奈。军统的向晖,你必须承认他是很优秀的军官, 作为个人修养素质也是一流的,但作为个人再如何挣扎,拼了命的努力,最终还是敌不过命运。周璇也一直在苦苦寻觅着她的知音。 生长在太缺爱的家庭,她强烈需要爱情来填补自己的空虚,一段爱情结束了,她总是迫不及待开展下一段爱情。男人们来来去去,一个比一个让她失望。
作为一个特别红的公众人物,注定不能拥有恬淡宁静的简单生活,第一个出现在她生命里的男人叫严华,他如父如兄般关照她呵护她,可由于种种因由,这段感情最终黯淡结束。据资料来看,第二个男人是个渣男,周璇和这个绸布商人朱怀德在一起八年,被骗色骗财,怀了孩子也不被承认,太阴暗了,不像是见过世面的有故事的周璇的遭遇,但这段感情结局凄凉并给她本人带来很大心理创伤是事实。周璇在遇见每一份感情之前都是独立的,她只需要爱,需要一份心安即可,面包可以自己挣,可偏偏事与愿违。
周璇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找到亲生父母,几次失望后,她把对父母之爱的渴求寄托到男人身上。不管和哪个男人在一起,她都极度多疑、敏感甚至神经质。她和他们的关系不得善终,自身是要很大责任的。爱什么人,与什么人在一起,都是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眼光。有什么样的爱情观,就会遇到什么样的爱情。 不一样的选择,决定了不一样的结局。是把爱情看成雪中送炭,还是看成锦上添花,都取决于每个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