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大学时代,有一个男生被嘲笑了四年,原因是在进校后的第一次升旗,他居然哭了。很难形容他当时的表情,带着坚毅又沉厚的目光注视国旗,然后流下眼泪。当时很多人都注意到他的“异常”,纷纷对他指指点点,有几个姑娘还笑着说:看那个呆子,升旗有什么好激动的,演抗日剧呢?
此后的大学生涯,大家谈起此事都是带着嘲讽的语气,极尽调侃之词,说什么建国以来就没看过这样的人了,简直是个土包子。这男生确实跟别人不一样,他正直到了一种夸张的地步,有一次班级票选助学金,一个漂亮的姑娘拿到了名额,大家都知道这个姑娘家并不穷,但也心照不宣的没揭穿,抱着反正我拿不到,谁拿都无所谓的态度。这男生站了起来,大声对班主任说:我觉得这样不公平。班主任错愕的问:什么意思?这男生说:她家住在武汉市区,家里有两辆车,可见并不贫穷,我觉得助学金应该给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拿着国家发的钱去随便消费。场面十分尴尬,那个姑娘面红耳赤眼泪汪汪,散会后还在桌子上趴着哭。第二天,这个男生在校外被打了,胳膊都折了伤的比较严重,据猜测是那姑娘的男朋友干的,班上同学谈起这件事都当笑话,有的人还说:就他这德行,被打是迟早的事。我不能理解,正直什么时候,居然变成了一种笑柄。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这个男生的爸爸是部队上的,在他六岁的时候牺牲了,在一次缉毒行动中中了三枪,他仅存关于父亲的回忆都在军装军帽上,我突然能够理解他注视国旗流下的眼泪了。
在人群中,我们会不自觉的想要合群,因为你会从她们身上找到安全感:你看大家都没起床,我再睡一会也没什么的;我今天已经看过书了,她们玩了一天游戏呢,我看会电视剧也没关系;不知不觉中,你就在他们的‘引诱下’,一步步陷入泥潭。合群这东西,真的很可怕,它会迷惑你的心智,让你忘记你真正想要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你是什么样的,你身边的朋友便是什么样。我们都趋向于去寻找同类。与他们待在一起,仿佛有了归属。B u t, 你自己都这个熊样,你朋友什么样你心里没点那什么数嘛。我花了两年的时间,迫使自己慢慢远离他们,说实话,那两年是我大学最痛苦的两年,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的感觉真的不好受。但是时间真的节省了很多,你不用再等她出门前收拾个十几分钟。后来,再看着她们的喧闹欢乐的样子。我会刻意的让自己转移注意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忘记独处时的那种孤独感。我开始写日记,我喜欢悬疑小说,于是便把东野圭吾的书看了个五六本,并且自己也试着写小短篇。我喜欢唱歌,于是便攒钱买了个尤克里里,自己看视频学习弹唱,在某平台发过几个视频,也收获了一些小粉丝儿。
大一 信职的 桌子上不可以放东西 床下不可以放鞋(然后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放)
每天晚上查寝 一次外宿就通报 关键是星期六星期日晚上也查 不可以回家 回家要让家长打电话 (必须是家长打电话 自己请不掉) 不可以多请一天假 必须星期日回来 关键半年只请了三次假(是正常双休请假回的家) 在请都被辅导员说死
还有就是晚自习从星期日上到星期五 不可以迟到 不可以旷课 不可以早退 动不动就扣学分 真是恶心 还有什么鬼语功课 就是写字帖 每天都要写 从大一写到大二 服死
还有就是辅导员估计是个傻B 有次男生宿舍忘叠被子 他直接把一个宿舍的被子都拿到他办公室了 真是活久见 真的是感觉这个学校是真奇葩 辅导员更奇葩 学校已经垃圾的不能在垃圾了 真的是非常后悔当时报了这个学校
2005年至09年,学校里入党,三千元一个名额。领国家贫困助学金8000元,必须返四千给辅导员。当年我高考前我爹为了激励我说考上重本就奖励一部手机,后来考上了,因为学校离家远,在几家亲戚借了奖励了一部诺基亚,1000多。然后拿着政府、高中学校出的家庭困难证明和低保证,在大学申请被拒,理由是用得起手机,说明不贫困。然后班上的一个家里有车,一双球鞋就是一千四百多的同学评上了,最搞笑的是这同学最后只返了一千块给辅导员,辅导员还找他要剩下的,这同学说没有了,再要我就全交到学校领导那里,辅导员就怂了。
大学,想要融入寝室,发现根本没有共同爱好。我喜欢东野圭吾,阿加莎 。她们喜欢言情。我觉得看悬疑片没什么,在晚上看 她们说害怕,说听了晚上睡不着。我喜欢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待着,她们说要一起吃饭,不然寝室孤立你。还有一个人说话特直接,虽然是好事,直爽,但太直接是不是傻,让别人下不了台。还有鞋柜不能放在寝室了,要放在寝室了。太大了,不好拿东西。寝室长说轮流放放在自己位子上,她嫌弃自己不好拿东西,不愿意。
记得读书时有一场考场纪律很松,和开卷也没什么区别了基本上大家的答案都差不多(大家懂得),但是卡掉了一半人数没及格,包括学习课代表,大家对这个结果表示诧异,去找该门课的老师希望查下试卷,结果得到的结果是出来的分数就是这样,不让查卷,直接交50块补考就可以了,大家不太愿意,换来的是该门课老师禽兽般的咆哮怒吼,叫来家长私下沟通只要交钱补考时到场不管你试卷写成什么样都行能过...呵呵,那老师禽兽般的怒吼和面容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