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个带特产,并且在假期还想给着她们带一些我觉得好吃的,有名的,可是到了后来却发现只有我自己把这件事当作事…
慢慢的有一点心理不平衡,给她们带特产,我觉得大家关系好,很久没见了,是一种想念的礼物,每次放假前大家都相约开学了一定要给对方带点好吃的,可是每次开学时,她们却什么都没带,一次两次每一个都是这样的感觉,没有一个人把这件事到做事,,到了今年我也不想带了,我不想浪费自己的心意,我有时带的东西她们还不喜欢,可是这些特产我专门买的并且不辞辛苦大老远带的 ……
其实开学了很久没见我真的挺兴奋的,然后就开始各种分我带的好吃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满怀期待的,可是没有,她们说什么太匆忙,或是说路程不方便,坐车拿不了,我分的是我特意准备的,而他们顶多一个苹果一个糖的……
我一个外地的坐车坐的不是更远……
我觉得很正常,就是和朋友分享快乐的行为啊。我在外地读大学,寝室四个人,两个是当地的,我和另一个重庆妹子是外地的,平时都是吃本地室友从家里带的好吃的,都是她们的爸爸妈妈亲手做的,然后我和重庆妹子开学的时候都会自动带好多特产回去。一方面是觉得平时吃她们好多东西,而且她们一点都不小气,如果不回情她们自己都会很过意不去,另一方面是我们把自己家乡特产带到外地去和朋友分享,把她们没吃过的东西带过去,她们吃的开心,自己也很高兴啊。每次拿着特产回学校,就像拿着年货回家一样。一想起她们一边嚼着东西一边说好吃,就很高兴。只是可惜我在东北,离学校太远,有的东西不能久放,要不然全带过去。
那我的大学生活和睦得多。开学第一个周不怎么需要食堂打饭。
我会带南充的卤鸭子,不切,就喜欢一帮软妹子手撕,大口吃肉的快意。
绵阳妹子家的香肠最好吃,里面有花生米,我们通常会找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煮上香肠,风干鸡,找一个草丛中,打一下午双扣。
内江姐妹家的豆花蘸水一绝,平时吃一两米饭的会自觉来二两。
遂宁妹子的芥末春卷和风味土豆片,我曾经骗她们,吃春卷的时候要捏住鼻子,捂住嘴巴,芥末才不会那么冲,看着她们一个个眼泪汪汪,梨花带雨的样子,乐开花。
我很想她们,到我们散落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只有一个月一次的大聚会,抛开老公和娃,打扮的美美的,重温旧时光。
大一两学期我都带了特产,我一南方人去北方上大学,路远东西又多,特产只能寄过去,结果呢,整个宿舍除我之外一个都没带,明明放假前说好一起带的。而且,宿舍八个人就我一个南方的,吃特产时态度对你不错,吃完以后没几天还是会照样排斥你。我第一学期习惯每次出门买吃的给她们带一点 ,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她们就把这个当做理所当然,后来我发现我的付出都是喂狗了 ,就不想再带了,这时候她们就开始冷嘲热讽,说我自私,开始没事找事。这学期快开学了,已找好房子打算搬出去住,宿舍住不下去了。
其实我刚入学时候就带了特产,我以前是没有住过寝室的。带特产一是我自己会吃,二是我觉得光自己吃也不是很礼貌,应该给室友分享,如果见面尴尬不知道说什么,还可以当做一个话题。后来每次开学我也会带,大三我就不会带了,因为我发现大家也不是很感兴趣,还有我知道了一个很好的大学同学拿着我带的特产去借花献佛了...起初无非是分享,我看有评论会把带特产划分成一种交易..嗯...我觉得人和人是不一样的..送不送是我的事,吃不吃是你的事,不吃我就吃~
我当时开学的时候宿舍都没有人带特产的,是后来相处久了,第二个学期开学当做礼物带了特产。我带了榛子,结果没有人磕的动,然后整个宿舍一起满学校找砸榛子的石头,之后就被告知不要再带了ヽ(≧Д≦)ノ,四川的小姑娘带了她妈妈自己做的腊肠,超好吃,后来每年冬天她妈妈都会多做一些开学我舍友给我们带来,一直到毕业。
带特产也是一种沟通感情的很好方式啊,不过要礼尚往来,而且我觉得还是要熟悉了之后再带,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像其他回答里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