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的认识,总是渴望听到他人的评价,以此获得肯定,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我这么做,别人会怎么想。”形成讨好型人格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和成长经历相关,若小时候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遭遇过伤害,被人欺负,被孤立过,就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尚不成熟的认知中,他们会认为“如果我满足了别人,他们就会把我当朋友了,不会再欺负我了。”从内心里,讨好型人格的人是渴望被关心和关爱的,正因为缺失了太多关心,所以用自以为有效的办法获取他人的关注和好意。
题主你好!
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因为涉及人格心理学,我们就用乐嘉的性格色彩来直观认识。性格色彩把人分为四类:红蓝黄绿。按自我控制力的强弱,以及性格的内向外向来区分。通常我们说的性格性人格主要是指绿色性格的人,没脾气,自我存在感低,不懂得拒绝,总是把别人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拥有清晰个人边界的一个标志,就是足够坚定。他们知道自己有权利拒绝,清楚自己能够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既尊重别人,也保护自己。相反的,缺乏健康边界的讨好者们则不会说“不”。比如,因为“怕父母不开心”而难以拒绝父母对自己生活过多的干预和介入。
讨好者做决定前总在揣测的是“对方想要听什么”,因此,他们对独立做选择感到极其困难。毕竟,他们无法永远猜对合对方心意的选择,也害怕自己选择了对方不满意的。“没关系,我都可以”、“挑你喜欢的就好”这样的话是讨好者们常挂在嘴边的。
耗费大量时间关注着别人想要什么、喜欢什么的讨好者们,往往难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他们总会挣扎于自己想做的事和他人想让他们做的事之间。讨好者有限的时间被取悦他人这件事占据了太多,也就无暇去顾及那些对他们真正有意义的人和事。
“我讨好你,这样你就会觉得我是好的,只有我是好的,你才会爱我。如果我讨好你,你还不爱我,那么你就是冷漠无情的。”讨好型人格实际上都会有着这样一种机制,这从防御机制的角度来讲,叫做投射认同,是一种对别人施与控制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