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一个人啊。我喜欢把这种状态叫做”一个人在一起”。一个人的时候能够清楚的活着。小的时候没有好的玩伴,所以一个人看书,画画,吹笛子,看电视,抓小蚂蚁玩,好玩的事情这么多,怎么会有孤单的感觉呢?实在没事做就找一团毛线,揉乱了再一根一根捋顺。拔茧抽丝,就这样静静的呼吸着,一个人很好呀。一个人吃可口的早餐,仔细的洗衣服和被子,打扫干净,收拾整齐,打开窗子,看叶子和花。一个人打坐,在窗边,在午夜,在清晨,安静的呼吸。不需要解释,不需要迁就,不需要委屈。
独处时,不必为替任何人考虑,不必照顾别人的情绪,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行会不会不当。群居和独处成就了我,如果二者择其一,我选独处。灵魂本就是孤独的,生活本就是一个苦难接着另一个苦难,我们无法逃避,只有面对,所以人们才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有的时候,我不需要洗耳恭听的人,甚至觉得这场修行是我一个人的战斗,战斗策略、打法、技巧等我都喜欢一个人控制,因为,我相信自己的毅力和勇气。
年轻的时候要多享受独处。两个人抱团虽然会开心点,但很容易一起去玩儿,看电影,溜滑冰,打电玩等,毕竟玩更通人性。真正能一起去干实事的不多。只有等独处时,才会容易抛开集体因素,从自我内心出发,认真思考一些问题。为了一天过得开心,社交是必要的;为了让一天过得有价值,有成长,独处更加适合。等组建家庭后,独处的机会将会大大减低。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我觉得社交很累,自己待着很自由。所以每周只有最多一次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每次聚会完我还是很累,我喜欢自己待着。喜欢独处的唯一坏处我觉得就是容易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里,我是女生,在面对一系列人生打击时,我都是自己默默哭一个通宵,有时候能接连几天这样。自己是自己唯一的支撑,你无法保证自己能及时走出来。但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种成长。
曾有大概一年的时间,平均每个月下楼不超过三次,每天电话不超过三个。大概就是这样活的挺好。这期间,我看了些电影,看了些书,做了些笔记,冲动的做了些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的事。比如花一周时间给自己打了个书架,比如骑车一千公里去上海看电影节,独处并不是孤僻,孤僻是不合群,独处却不代表不合群,一样会有朋友,只不过会厌倦着去来往罢了。
没什么不好的,人就活一辈子为什么不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喜欢独处不代表我不会社交啊,相反我人缘还算不错,大家都觉得我脾气好。我对他人的情绪感知比较敏锐,快乐的难过的阴暗的自私的,其中积极的明显偏少,更多是接收负能量,而我自身产生的负能量并不爱倾诉多是独自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