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先斩后奏”的例子,即是说有不少人会通过现象看本质,不会拖泥带水而是非常果断地确定自己的目标,这种做法百分之九十都没有出现过大的失误,看准了就一锤定音,一切都随着感觉走,依赖越来越多的感性认识,毫不犹豫地作出一个又一个的理性决定,这就是为何有人会一见钟情而一定终身的道理。其实,这样的一见钟情也并不奇怪,因为她的潜意识服从于表层认识,感性等同于理性,因而会做出诸多大胆的决定而不会后悔,与其说这是一种感觉导致的冲动,不如说这是一种感觉的魅力,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诱人魅力。
一般认为,当你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她他的容貌、气质和神情,而这些表象恰恰是你心仪已久的钟爱,因此你就会一见钟情,一发不可收拾。可以看出,一见钟情的感觉是一种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即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事实上,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个基本形式,感性认识是一个人在实际的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他(她)所得到的是直观的、生动的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一切认识的基础。通常,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不过,这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更不是绝对的。
爱情,短短两个字,饱含了人们对于男女之情的所有美好期待,而一见钟情,更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浪漫邂逅,是于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并为之心动的存在,是初次见面的两个人瞬间就会迸发的爱的火花,是明明还未了解却情不自禁地小鹿乱撞脸红耳热。
这种一见钟情的感觉也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上述两个故事的发生都说这是前世有因,今世有缘的结果,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这种熟悉的感觉是存在的,也是很真实的。
一见钟情,在陌生人群中看到时,感觉如此的熟悉亲切,周围成空白,只有这一亮点,无法形容确切感受,只有一种想牵手的冲动。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冲动。
“一见钟情”有外表的因素存在,但外表之外还有更多因素影响,他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只是在遇见那个人时突然爆发了出来,并不能因为这个就否认“一见钟情”的感情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