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没得共同语言也不一定就不能结婚。婚姻,夫妻,相互理解,相互迁就,相互信任,就能平淡过一辈子。当然,必须没得没得老年人的参合。共同语言太概括了,工作和爱好只是婚姻的一部分。性格合拍,家庭氛围好,男人是否有担当,都是婚姻的关键,共同语言只是婚姻的一部分而已。比如我和我老公,说实话因为他是在部队的,所以我们真正沟通的还是从网上或是电话里。等到真的回来过日子,还是有一段时间是没有共同语言的,但是我们互相相爱,凭借着彼此的鼓励,我们慢慢融合,慢慢磨练。现在一个眼神都知道对方要说什么。这已经成了一种默契。所以我觉得,共同语言只是婚姻的一部分,是可以后期培养的。
我并没有认为,和结婚对象以外的人有共同语言就是一种情感上的疏离,更不能说是背叛。人来这世上,也只有这么一次。我们知道婚姻很重要,但绝对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婚姻就像一个大后方,给你安稳,让你疲惫休憩的场所,更多的时候,你需要外出奋斗,需要去寻找更美的风景,做一个欣赏美丽的人。我们可以在发现美的同时,发现一些可爱的人,她们可以成为朋友、闺蜜、兄弟、导师、益友,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关系因为比夫妻更疏远,而显得更美好,所以有自己的一个圈子,有自己的一个共同语言的朋友,可以让自己更丰富,在结婚对象眼里也可以保留一些神秘。
两个人可以就像老树下互相沉默不语的老夫妻,只要彼此相伴就好,但是一定不能同床异梦、不能连基本的三观都不契合。现在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世界,如果你追求开放的关系,那么起码你的结婚对象也知情,并且赞同,你也容忍她这样,不能双标。如果你是一个家庭至上的人,那么对方也一定要是一个对家庭非常负责的人,这样两个人一起努力,即便没有过多灵魂上的触碰,起码有着共同的目标,你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一起拼搏的家人,也会长久。
必须的,如果连共同语言都没有,那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那么就是连在一起的基础都没有,试问这样的婚姻,如何走完一辈子?还是不要害人害己了。我曾经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原因就是我和老公三观不合,没有共同语言。恋爱的时候因为是相亲认识,家人同意,顺其自然就结婚了。但是婚后才发现,我们是多么不合适。结果不到三年就离婚了。现在想想,那样的婚姻真的是种煎熬。所以找对象还是找个适合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
其实,我觉得没有共同语言也可以结婚的。因为,以我目前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让我固执的认为,足够爱的话和担当,一切都不是问题。婚姻,很多时候,就是需要一个人陪你共度一生,这个一生里都是由很琐碎的日常构成,再浪漫的两个人也会越来越平淡。我们更需要找一个“靠谱”的人,他可以陪你一蔬一饭,知你冷暖,也许比和你灵魂契合更加的重要。
有共同话题,可以结婚。拥有共同话题的婚姻,会更加美满。自由恋爱是改革开放后才慢慢普遍,在这之前,很多都是媒妁之言,结婚前甚至面都没见过,有没有共同话题也不好说了,但是一样过了一辈子。但是,有共同话题的婚姻,会让生活更加和谐而富有乐趣,比婚后各自为乐,更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