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沉淀自己最好的方式。你有时间去发掘自身真正而热爱的事情,并能够专注的将它做好,这些都是你在喧闹中所无法达成的。独处时,你不需要花心思去思考你的言语是否不让别人感觉到不好,你不需要花心思去思考你的形象是否得体,你不需要花心思去琢磨他人的喜好。你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清楚你要的是什么,你渴望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你渴望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能够让你发自内心的喜悦。在过程中你就已经收获到了属于你的快乐。当过程值回票价的时候,成不成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独自相处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说每个人都喜欢独自相处这个摆脱和缓解现实压力的方法。一个人在独处时,不用刻意伪装和掩饰自己,可以更加轻松更加注意力集中的思考人生和生活。一个人在独处时,可以做回真实的自己,可以放浪形骸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由于有上述的原因极易为个体所接受和采用,久而久之会形成孤独自悲的心理。所以独处的时间和频率也要有所自我控制,我们完全可以找知心的亲人和好友相处来替代,在近距离的社交活动中同样能够得到与独处相同的效果,而且得到的认知结果会更加客观更加实事求是。
当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和自己相处,完全的接受自己。那他也没有资格要求别人接受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丰盈自己,拥有自己的独处方式。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无聊与空虚侵袭,才不会总将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他人的陪伴与填充,才不会总在聚散离合中心怀忐忑。
独自相处不过是将交流的对象从他人换成是自己,是一种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的对话,是主观的自己和客观的自己的沟通交流。这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可以有效地平衡和缩小心理落差,找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行为和认知模式。
一个人的时候,心是静的,如新月初上枝头,如空山鸟语啾啾,心旷神怡。沏上一壶茶,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典籍,喝一杯,翻几页,神游物外,神仙艳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