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从来只是读书,在书的逻辑中不停地转,个人体会书读完跟读懂完全是两个概念,对于一本书的理解,决定于属于你自己的体悟,你的眼界,心性,积累,和思维的逻辑,决定你将在书中的领会,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迷茫意味着你没有属于自己的坚持,凭自己的理解既无法反驳书中的领会又不能否认自己的理解,就像一个让你向左又让你向右的不倒翁一样..所以才会越学越迷茫。
我们仿佛学了很多东西,但却发现所有东西都只是学了表面,没有一样是深入的。 我们到图书馆,去书柜找了很多书,恨不得把所有的书都搬到桌子上,恨不得马上就看完所有的书,恨不得马上就吸收所有的知识。于是每一本书都只是走马观花,书一本本翻完了,到傍晚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却发现,桌上的书都看完了,装进脑子里的知识却没有。
首先,迷茫是好事,因为你知道心中所想,也看到了书中所说。但是因为心中所想和书中所说不一样,所以就产生了迷惘。读书这个事情,确实要看个人的人生阅历和感悟的。相同的书在不同的阶段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所以不用害怕迷惘,也不用全盘否定自己,在迷惘中不断思考,不断修正自己心中所想,不断坚定心中所想。
另一种可能是:学的越多越杂,越不知道该选择那个作为今后的谋生方向。持续专注一件事情,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由此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成为一个博学的杂学家所体会不到的。精力不断地被新东西分散出去,也许技能是学了不少,可是慢慢地容易忘了自己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
看似你很努力学了很多,其实一点都没有学到。很多人都希望穷尽自己毕生的力量去学很多东西,想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可是却发现一样都没有学懂。真正的知识渊博不是横向式学习,而是纵深式学习。我们90%以上的时间应该花在纵深式学习上,而很多人却恰恰相反。
关于这种体验,我要好好地说一下了,之前我就是这样的人,因为除了学习上的事情,生活中很多事情就会陷入纠结和迷茫之中,总感觉自己没有用,但是到了现在,我终于走出了曾经的阴霾,不再迷茫,不再彷徨,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走去,不会头,也不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