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哥们,研一的时候,看上了同实验室的一个大四的学妹,苦于找不到搭讪的机会。观察良久后,发现每次学妹做完实验后,都会把试样放到了一个小盒子里。终于趁着学妹忘记锁柜子的一个机会,看到了盒子顶部写着的电话和名字。荷尔蒙爆发的他从此开始了短信攻势,时不时嘘寒问暖,表白约饭,但没有收到过一次回复。那段时间他很惆怅。常常跟我诉苦:“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跟你见了面打招呼感觉还还挺热情挺开朗的一人,但是隔着手机却又是一个很冷漠很无情的人。”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月,有一天,学妹主动找到她,跟他说:“你以后不要给我导师发短信了,我的微信是***,你以后直接给我发吧。我导师跟我说有一个人一直给他发短信,我一猜就是你。”这哥们跟我说,现在每次都在实验室跟那个老师照面,他都能感受到一阵银铃般的嘲笑。
参加一个茱莉亚的夏令营,有一个上音的男孩子,公开课弹得liszt sonata in b minor。弹的非常非常非常好,一首曲子那么长所有人安静听完报以热烈的掌声,茱莉亚的系主任于露出那么多天为数不多的笑脸,然后问他,练了多久“两周 ”翻译老师都震惊了,前后确认了两遍从拿到谱子开始,到今天的演奏,确确实实是two weeks.嗯不说了我在广场冷风也冻够了滚回琴房练琴了。
大学时候即是班长,又在学生会任职。每年都会收到好多份入党申请和思想报告,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没法入党的,这些报告什么的基本也就成了废纸。不过我觉得还有利用价值,于是乎,联系了各个学院的朋友,搜集了这些没法入党的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报告,撕掉最后一页,等着第二年快到入党和交报告的时候,开始十块钱一份的贩卖。几个人一个月卖了小一千份。当时的感觉就是可以操天操地!
学校门口的奶茶店和大鸡排店,小粥铺,经常有买十赠一这种优惠。于是乎,跑到附近几个宿舍楼的5楼和6楼去发小广告,说我们可以免费把订的餐送到宿舍楼下。然后就是,那段时间我的午餐基本就变成了一个爆浆大鸡排配一碗皮蛋瘦肉粥,再加上一杯鲜榨果汁……
专业土木工程,导师30出头,万年白衬衣,博士,文质彬彬的工科男,女生们花痴的对象。有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xxx,请教你一个问题。”我:“老...老师...您说...”“哪家的火锅好吃?男生说你大学里面把学校方圆两公里基本吃完了很懂。”
英国天气湿冷,阴雨不断,尤其是冬天,有种不见天日的感觉。导师来自北爱尔兰,那边的人性格普遍比英格兰人开朗,大家都说,见到Gary就和见到阳光一样温暖,所以后来他在我们专业有了一个别称:“来自北爱尔兰的一缕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