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自信,自信并不是对自己能力的确信无疑,而是相信未来的自己一定比现在更加强大。虽然在当下我并不能看到自律和努力给了我什么实质的利益,但它充实了我的空虚和迷茫,它可以让我对未来有无穷幻想,而不只是平庸的白日做梦。然后是沉稳,渐渐说的话越来越少,不再用自己的时间换取一段毫无意义的谈话。也不急于突出自己的存在,让心中的思考在行动之前。最后是深刻了自我的思想,我不再抱怨这个社会对我有多么不公,也不在将自己的未来寄于命运本身。每天的难耐让我更加明白得失的关系,日复一日的重复使我得到真正的自由,完成每天的目标让我对以后有了规划。
一开始是很难熬的。要想洗心革面就得抽筋扒皮。苦大仇深的完成了半个月的计划,一切终于变得没有那么难了,好像不用咬紧牙关爆出青筋一般的完成计划了。不过我感到非常的满足。我战胜了那个好逸恶劳的丑陋的自己,我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状态满意,对自己也满意。日子充实而有趣,每天晚上听到图书馆的闭馆音乐再回宿舍,那一段路是我一天中最喜欢的时间,我会仰头看天空,星星都更亮了。之后我变得越来越自信。几个月的计划后,我越来越喜欢迎接挑战,越来越享受一个个问题解决之后的满足感。并且慢慢一样样收获到我想要的东西。
结婚生孩子抚养孩子,每天的时间都被孩子和家务活挤得满满的,自己的所有个人需求都搁置一边了,人也变得特别不规律了。在家里,睡衣也不换了,早晨也不早起了,坚持几年的锻炼也放弃了,也不知道打扮自己了,大吃大喝不节制,闺蜜的约会也取消了,书也不看了,没日没夜地刷手机。脾气越来越急躁,体重越来越重,家里也越来越乱。痛定思痛,开始改变。先从健身开始,少吃多运动。跑步,早晨跑,晚上跑。戒除油腻糖分高的食物,戒除晚上大吃大喝的恶习。开始社交,恢复与闺蜜的约会。也会跟老公一起不断认识新朋友。现在,我时常有“我胡汉三又回来”的瞬间感受。
在以前的时候,我觉得早起真的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自从学会自律,我发现自己的时间严重不够用。怎么办?求生欲告诉我,6:00起来开始学习,开始准备工作。每次我早上起来的时候,我就在想,我的对手我的敌人都还在睡觉,而我已经开始学习了,心里就有一种优越感,感觉我在慢慢超过我的对手。我记得有一天,本来计划下班后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但是发现工作完成得不够完美,又回家修改稿子,当天的网络也是非常的卡,等我修改完稿子时发现,已经没有时间去图书馆了。让我深刻的体会到那一句“每一个被浪费的下班时间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孤独,寂寞,但是充实。非常怀念读研的时候,尤其是研一,是我最自律的一段时光。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室友都还睡着,我就收拾好出门了。先去食堂买一个包子一杯豆浆,天气好就去学校小树林晨读新概念四,天气不好就在食堂晨读,后来天气越来越冷,基本上都去食堂晨读了。请想象下食堂大妈看我的眼神。早饭晨读后成为最早进入图书馆的那批人。开始一天的专业课学习。有课的时候就去听课,除了听本专业的课程,我还旁听了别的专业的课程,并在那门课上很快和老师熟悉了,经常回答提问什么的。晚上接着图书馆,一直到闭馆后回宿舍继续看书到11点,准时休息。
又寂寞又美好。这种感觉,有点像人为地把世界割成了两半:世界的,和自己的。他们是完全独立的不相干的两个世界,在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通道可以互通。你在你的世界里,跟外界并无太大关联。这样的生活看似无趣,实际上是充实而幸福感满满的。我感觉每天都没有浪费,因为每天都在前进。人生总是这样,并不能圆满。你选择了幸福,那么孤独自是必不可少。一切如同几米的一本书名一般:又寂寞又美好。现在一边工作,一边每天坚持写作,大概某一天会考虑职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