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如果你身边的人都不喜欢读书,那他们与你在书籍上可能是没什么共同语言了。但即使身处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环境里,读书也不丢人,反而是你自我增值的机会,所以有可能的话,尽量不要受周围人的影响,一直保持着读书的好习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与身边人看世界的角度真的不一样,你会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
看书其实也需要一定的氛围或者环境,有时也要看心情。如果一个人心里有事藏着,读书是读不进去的,所以说,当你觉得看不进去的时候,你要放下书,把心里的事情处理好,然后再去看书,或者,去图书馆一个人静静地看,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相信会很快投入其中的,或者还能从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想要看一些正规的书籍,丰富一下自己,结果看到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就犯困,后来实在看不下去,就干脆弃之不看。后来实在是认为自己不能这样下去,就想了个办法,放一些柔和的纯音乐,这样看书的效果会相对好一点。
分析一下什么占据了自己业余时间,我发现自己看不下纸质书是受电子产品的影响,一有时间自己就玩游戏,玩游戏占据了自己太多的业余时间,玩累了自然也没精力看书了。所以我们要缩短一下玩游戏的时间,给看书留下一部分时间。
把自己要看的书放到床头或者显眼的地方,现如今好多人醒来都是看手机,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们出门带惯了手机,如果发现哪天不戴手机我们会感觉哪里不对?同样,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书而不看书,同样也会发现哪里不对的。
不感兴趣是很难坚持的。我为了找工作方便,专研专业英语,结果看不到半个小时就犯困了,这是大脑的正常反应。如果想继续,就必须熬过这个阶段,等找到兴趣点了,大脑就会兴奋,从而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