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尝试改变自己的缺点,特别是你认为的缺点。往往很多时候缺点利用好了就是优点。如优柔寡断,对于讲效率来说,看上去是缺点,但是对与冷静而言呢?遇到一个做事急躁的人,有你优柔寡断在身边,搞不好就可能少犯错;多尝试找自己的优点,把优点发挥到极致,一生也就走完了,何必强求完美呢?优柔寡断的性格的确不好改,与生俱来的,做事慢几拍,遇事前怕狼后怕虎,不是不够自信,这种性格就注定了大脑必须转几圈才能有结果的,而很多人是眼睛转一圈就干了。试着多做几次决定吧,在没考虑清楚之前,想到就干了,多试试,或许时间长了,能改掉一部分。
一个人如果天生是个好奇心很强,敢于冒险和尝试新事物,却总是在面临选择时出现优柔寡断的情况,那说明后天环境造成的可能性比较大。每次的选择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很多人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不敢做选择。也许是曾经选择失败的教训,也许是父母的替代包办使其失去练习独立选择的机会,也许是父母的批评与指责,使其失去选择的信心。所以试着去看看自己问题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练习,逐渐体会自己选择的能力和信心。会选择,敢于选择,相信优柔寡断的性格就会有所改善。
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在基础心理学的学习心理这部分说了这么一个事:在学习中,奖励远比惩罚来的更有效。因此,对付拖延症,我们也可以巧妙的应用奖励机制。比如我们总喜欢拖延起床,我们可以在每次早起的时候去做一件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比如打一会游戏,吃一种东西,如果没有按时起床则不能吃,记住一定要严格。久而久之你发现你将按时起床和打游戏或吃东西联系到一块了,于是发现习惯自然而然,并很开心地养成了。慢慢的,改掉各种拖延症,我们也就不再优柔寡断了。
我见过那种犹犹豫豫、谨小慎微、左右权衡、不知如何选择,甚至是拖拖拉拉的人,谈不上喜欢或是讨厌,但有时候真的为他着急啊!主要是因为他小时候,父母教育方式有问题,父母太强势,太专制,孩子从小不需要想,不需要选择,长大了就不习惯选择、决定。我觉得改掉这个毛病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要自己学着思考,学些思维,让自己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一定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的帮助。人生很多事只能依靠自己,况且,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想要改掉优柔寡断的性格, 就得先变得有主见,除了掌握学习文化知识,丰富知识,要广交朋友,与人多交流,多沟通,多交往,懂得简单的法律意识,和与人处事的能力,与人多搭讪,多向有处事为人有经验的老练朋学习,遇到棘手的事,多听朋友的意见,多采纳长者的见意,只有在实践经验中煅炼自巳,使自已成为有主见的人。多学习,多思考,变没主见成为有主见。
很多人在事情出现的时候,会将事情的关注点放到怎么做决定上,而不是先去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否妥当,注意力集中于怎么做决定,忽略了这个决定根据什么得来,思考的过程欠缺导致不仅难以做出结果,即便做出了结果也会不满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主动思考,将问题分析透彻再去决策,这样才会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