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了什么,对方都不欠你,没义务回报你。他没有义务因为你做到如何就该怎样。我对先生是一见动心,从他发给我的第一条短信开始我就手抄保存,此后择选抄录。我们的电影票门票我都按年份收藏好,他打动我的细节我都用word记好,至今已经400多条小细节,每次生气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他的好处冷静一下,纪念日还会写情书。那又如何,我不需要他感动,他更没有义务像我一样做。不要有“我都为他怎么怎么样了,他为什么还不能为我做一点事”,你为他怎么做是你愿意。我突然吃到好吃的小笼,立刻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地铁绕远路去送去给他送夜宵再一个人回家,他应该感动然后对我更好吗?没必要,这么做是我愿意,仅此而已。
不要猜想“他会不会不爱我了”“他不要我了怎么办”“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其实爱不爱是最不必去猜的,你连“好像不爱了”都能察觉得到,这么敏锐的洞察力,难道当他“不爱了”时你还能不知道? 他们的思维方式真的和我们不同,我们想到的,他们往往都无从理解。我们的推理常常是一根曲线,可到了男方那里却只是一根直线。如果你仍旧容易多疑多思,那可能是因为你把他当成生活的重心了。你有闺蜜、朋友、有家人、有事业,有自己,如果你觉得焦躁不安,不妨培养一点个人兴趣,比如练练瑜伽、学学茶艺、多学一门语言等等。把重心移到自己的生活上来,当你美如女神的时候你还会时时刻刻担心他不喜欢你?
不扭转对方的兴趣,兴趣对恋人带来的影响不是个人爱好那么单一,久而久之双方会保有新鲜感。比如我喜欢上多肉他喜欢龟了以后我们的约会地点就常常变成探索各个花鸟市场,和之前吃饭约会的感觉不一样。他有他的爱好,我有我的爱好,并不太相同。即使他外出健身的时候我只肯坐在家里假模假样的替他加油也无妨。他喜欢看动漫,我喜欢看纪录片,没事,别迁就,一个人电脑一个人iPad各看各的,时不时忽瞥。
我和先生目前交往近九年,如今我们仍沉浸在热恋中,我称他为先生,仅作“某姓先生”之意。一生百年,我仅有八年的恋爱史,不短却远远不能算长,尚且不足资格反对“感情久了一定会平淡”,但我确实不赞同这一观念,感情关系可以一直美好。我想,用心经营就像一直给沸水保温,烧开的沸水不继续用小火温着也会慢慢变凉,长期美好感情关系的秘密也如此简单,贵在用心以恒。
不控制彼此。他想跳槽,我不会因为我觉得不要去冒险而阻拦他。我要去留学,不会因为他还在国内而不去。感情是牵绊,不是捆绑,遏制变化发展,相处久了就会无趣。他买车选型号的时候、斟酌要不要买沪牌的时候,虽然我们意见相左,表述即可,不会去控制他的决定。做好自己,恋爱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过度关注并干涉对方的生活,也不要一味的向下妥协,沉浸于感动自己。
避免不当的吵架方式。吵架尽量不隔夜,如果当日无法解决矛盾,最好直接见面,不行电话,避免短信,情绪不稳定时短信容易使人以恶意揣摩对方的想法。无论多激动,别把分手挂在嘴边。要分就真分,不分就别提,分手说多了彼此逐渐就在内心预设并接受了分手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