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经常在宿舍和男友打电话,甜蜜的我都想掐她们啊。我看着她们开心,替她们开心,同时自己抱着手机,却不知道干嘛。冬天,暖暖的太阳,我们坐在阳台上,不同的是她们仨给男盆友织围巾,大家听着歌,聊着天,那画面太美了,我看了又看。拿着手机拍了又拍。圣诞节的时候,她们都和对象出去玩,身为学渣的我坐在图书馆啃书复习期末,看着图书馆稀稀拉拉几个人,窗外孔明灯升起,说不孤独是骗人的。突然收到朋友的祝福短信都感动的死。渐渐的,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走在路上,一个人抱着书泡图书馆,一个人骑着车去运动场跑步。
长期单身有利有弊。比如可以形成轻易不迁就妥协的性格,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不随大流。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去投资一项或者多项爱好,爱人也许会离开,爱好和能力会陪伴一生。就算没人陪,我可以画画可以听摇滚可以反复纠结修改一个设计,可以倾尽所有把作品集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可以长跑,健身,没事看看自己的肌肉,和一帮同样孤单的留学生傻了吧唧在操场上疯跑,喊着号子黑黄白人一起做俯卧撑,听他们讲述自己国家的故事和经历,了解不一样的世界,学会和不同肤色种族的人相处。
4年很快就过去了,除了晚上睡觉,就是白天上上课,在图书馆看看书,一本接一本的看,中午午休图书馆闭馆就偷偷藏在一个角落里,然后大门关了,一个人在里面看书,好多喜欢的书怎么也看不完,床头4年内没断过书。除了看书就是每周的周末去教会做礼拜,每星期3、5晚上去团契聚会,天暖和晚上一个人就围着校园跑步,还有就是没有边界的回忆,思考和发呆。
我大一的几乎每个双休日,都会在自习教室坐一天。那个时候想,这才是大学生应该有的样子。我渐渐喜欢上了这种孤独,因为我知道,整栋楼不会存在超过十个人在自习。晚上去图书馆的阅览室,一整个晚上到阅览室关门,都只有我一个人在。我望着空荡荡的阅览室,有这么多书与杂志,莫名的安全感洋溢在身体周围。原来孤独的时候,也很安全。
最深刻的一个感受就是越来越独立了,独立到可以自己忍受所有的压力,也不太需要跟别人倾诉。有的时候自己回的太晚了,遇到变态了;自己病的不轻发烧一个人跑医院还被医生骂,嘶吼着说“家属呢,去外面把家属叫过来”,可是我就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啊。当我每次都在想“谁来救救我”,但是每一道坎都是我自己勇敢的跨过去的呢。
彻底学会一个人生活,高二起一个人租房,到现在家务熟捻于心。有充足的时间去把自己塑造成理想中的人,结果发现,做成的一件件事会让自己显得更落寞。学会调酒给自己喝,做一个人的饭,泡一个人的茶。长期落单偶有恐惧感,忙于各种能让自己强大的运动,从生理到心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会逼着自己尽可能的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