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外嫁,男人也不外娶。而且在早年间,郊区也算“外”。
所以谁要是娶了“外地”媳妇,嫁了来天津闯荡的“外地人”,那就说明这人条件够差的。
要么穷,要么挫,要么丑,要么有“黑历史”,总之,本地人是比较不屑的。
至于“嫁”到外地(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不限男女),更是大逆不道,要跟家里断绝关系的节奏。
我自己其实也算是异类了,在外地上大学,在外地上班(两个地方不一样)
我妈觉得没什么,我爸担心得睡不着觉,亲戚更是觉得孩子太可怜了。
为什么可怜呢?因为吃不到家里的饭。
所有人都觉得家里的饭是最好吃的。
还嘱咐我: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别饿着自己。
呵呵,我离开家,想吃米线吃米线,想吃黄焖鸡吃黄焖鸡,想吃披萨吃披萨好吗?
不过他们也说,能自己做就自己做。
这个倒是认同,自己做肯定比吃外卖健康,虽然说也费事。
不过,我的确很烦天津人那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劲。时代发展这么快,再不思进取就要被淘汰了好吗?
但这话我能说,天津人能说,但外地人不能说。
无他,因为这是我的家。
我理解就是因为天津人很懒吧。天津人心眼比较直,不爱揣测人,找个外地的人结婚,首先就得考虑结了婚你住哪,天下恐怕没几个父母希望女儿远嫁的,所以要说好住哪,不过就算事先说好了,这小子以后反悔怎么办。找个天津人就好了,没这困扰。还有就是找个天津的,家里也知根知底,说白了天津就那么小姨地方,我不认识你,也可能认识你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家里怎么个情况,一打听就知道了。找个外地的,万一那孩子是笑面虎,表面上对女儿挺好,结了婚发现其实是个混蛋,不是耽误了女儿一生么?就算那孩子挺好的,万一跟亲家上不来也不行啊,吃穿都不习惯,还是天津的好。
天津男女的三观契合度很高。比如天津女人不昨不得瑟,不太爱慕虚荣,把自己小日子过好比啥都强。天津男人买菜做饭顾家,估计嫁给外地男很难找这样的。另外天津人骨子里有一股吃过见过的高傲,不太羡慕北上广的奢华,天津历史上的码头文化,会会文化也影响着如今的天津,天津人讲究提笼驾鸟的享受,不讲究奋斗,认为为了钱付出辛苦是不划算的。所以在外很难找到三观契合的。
这话说的有些片面,天津是安安稳稳一个地方。其实就跟全国一样,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常在身边呢。难道北京的父母就愿意自己的女儿嫁到河北省吗,除非对方是个土豪。当然也跟大家心目中的天津人形象有一定关系,图安稳,缺乏奋斗动力,恋家。
我是个假天津人哈哈,嫁到上海啦,老公祖籍浙江人,一见钟情,然后就是南方男孩子很多比较内敛,然后为什么呢,因为浙江人真的聪明,我就不太聪明所以很崇拜头脑好的人。
哪儿的父母愿意女儿外嫁? 女儿嫁的远都是牵挂。 嫁本地人知根知底,心理多少有个着落。嫁外地的,谁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过好了最好,过不好父母也操不上心,干着急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