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盖茨心中黛西是一盏明灯。盖茨痛苦的时候,只有它能照亮前方。其实在苦难的日子里有能力去爱一个人,记住一个人挺好的。爱是自己的事情。可惜盖茨最后为爱不顾一切了,不顾金钱,不顾形象,不顾婚姻,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最后导致了悲剧。为什么开始盖茨没去找黛西,而后面有去找了呢?开始是在努力奋斗,没空。后来为啥有空呢?物质上的需求满足了。盖茨错就错在把对黛西的爱当成了生命的全部,当成了信仰。其实也可以说最后他是为信仰而死。挺好的一个人物形象的。
小说中的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代表,从一个穷苦的农家子弟,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了一个百万富翁,买下长岛西端的豪华别墅,每晚举行盛大奢华的宴会,希望能吸引来自己的初恋女友黛茜。后来,在邻居尼克的帮助下,终于和黛茜重修旧好,他把黛茜视作自己的天使,愿意把一切美好都献给黛茜,但黛茜并不看重这段感情,只视作自己枯燥生活的调剂品。最后他为了黛茜顶罪而死,而黛茜却连他的葬礼都没有参加,和丈夫一起到欧洲去旅行了。
他爱的是自己想象中的黛汐,并不了解真正的她,或者说是一种对失去的执念。黛汐也曾为了他把求婚的珍珠项链扔进垃圾桶,可惜那时候他没有勇气带她走。黛汐已经结婚了,即使她丈夫有情妇,盖茨比也不该再去找回所谓的爱情,而且还是用不停举办高奢酒会这种低幼的方法,他企图用钱换回以前因钱失去的真情,必然是悲剧收尾,只是小说安排了更极端的结局。
这本书的感情其实没什么看头,倒是对世人虚荣虚伪薄情的讽刺刻画还不错。
美国梦不就是追求地位,金钱和女人吗,他得到了金钱,获得了一定地位,然后想得到自己的梦中女神,其实说白了这个女人曾经是他可望不可及的存在,身份和美貌她都有,而那种女子只会嫁给门当户对的贵族,能拥有她对于他来说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地位和自尊的认可,盖茨比大概像追求理想一样在追求黛西,所以为她付出再多也觉得值得,而且他也没想到会有人杀了他,要是不死,他日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
这个故事通过开始奢靡豪华的宴会描写,衣香鬓影,人人称赞盖茨比,他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成功者。而他最后为了自己的爱而死时,却寂寞寥寥,无人问津,葬礼上,他宴会上的常客,都没有出现,显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人情的冷酷和虚假。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金钱、华服、美食、美梦,人人追逐金钱,似乎有钱就能有一切,及时行乐,享乐至上的观点,充斥着美国的各个阶层,然而有钱就有一切吗?
《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看完之后,不是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会更加迷惘,因为怎么做,都会是错。所以,他被称为“迷惘的一代”。所以,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而觉得压抑和迷惘,是非常正确的一种感受。但是对于人生,也许我们只能永远持着勇往直前的心,才能破除迷惘,努力前进。最起码我们还得努力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