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第一章,作者说,你要知道,你所接触的那些人,并不都有像你那般优越的条件。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也一样。不被人理解,太正常了。真正的理解,是建立在经历过相似的事基础上的。其余的,顶多称之为同情。而这世上和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能有多少,这其中又有多少,此时正在自己的身边。一个也没有?太正常了。有时候做什么事,身后都有许多声音。自己知道,他们不理解。自己希望他们理解,很正常。但这些人理解的情怀,远和自己不同。所以,真的不用理会太多。想做的事,去做就是了,做完了,爽的还不是自己。别人的声音又能左右什么。
继续做自己,做好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被阅读理解选中的文章,出题的人不是自己,我们不能设置正确的答案。因此,人生总是要冒着被人误读的风险。即使站出来辩驳,想懂你的人相信自己,不想懂自己的人仍不屑改变。“不相信的无法理解”,就像心理咨询师不能治疗“认为自己没病”的病人一样。不如保持适当的沉默,任由读者去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里面或许就有一个自己的形象,甚至远远超过自己对自己的了解。
需要别人理解,通常是对别人有依赖,希望得到理解,做事等可以相对轻松容易。如果可以做到独立勇敢,那就不存在如何面对的问题了。
其实人不需要被理解,那是一种与外界的互动。而自己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善待自己。
如果自己做到了让大多数人理解,那自己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这也是不自信的表现。
对我来说:如果这个人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话,我还是得找个时间坐下来好好谈谈。沟通,缺乏沟通,没有解释的机会,是让人误解的直接原因!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放弃一段感情,不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