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我27岁,在北漂,在意自己的外表,行为,不敢一个人去逛商场,去高级一点的餐厅吃饭,害怕与同事,朋友,陌生人交流,走路的时候不敢看路人的眼光,喜欢北京的夜,因为他是黑的,每个人都是模糊不清的,我们的这种情况很难改变,但是也不是不能转变,我建议你出来工作,我们越害怕什么,就越要做什么,也许这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没有什么不可能改变的,我总是逃避,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明天,day by day,换来的是更多的焦虑,想到如果结婚后,自己会怎么样,能否撑起这个家庭,当孩子,妻子,家人受到伤害的时候,我能否去支撑整个家庭,我不想维持现状,我想去改变。你要振作,因为这其实不叫什么困难,以后面临的困难会多的多,难道我们每次都选择逃避吗,不,一切都可以改变,一切,你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这些话是对你说的,也是对自己的。
说说我自己吧,自认为是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从小我都特别害怕和别人交流,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敢去买东西,非必要情况绝对不说话,不得已非要说的时候内心会非常纠结,仔细琢磨要怎么表达,如果别人这样情况会怎么说,我这么说会不会被人笑话,总之就是各种纠结。这样一直到高中。上大学后,来到陌生的城市,和以往的生活切断了,对我来说反而轻松了,因为我总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但是陌生人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我,所以就无所谓了。另外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松散,你可以和朋友天天黏在一起,也可以选择特立独行,没有人会在意。就这样每天在学校里上课,泡图书馆,窝在床上自己看书,为了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还弄了个床帘。渐渐的觉得很少和别人交流生活也一样继续,并没有什么不好。对自己有一些自信了,面对他人的时候也就不那么恐慌了。
人与人在一起是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比如朋友之间在一起,是为了相互陪伴、玩耍,一起开心快乐,没有竞争关系和利益冲突。朋友之间也可以协同合作,相辅相成,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去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朋友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谁是谁非、谁对谁错的问题。如果人和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和利益冲突,就很容易站在对立面上,存在谁好谁坏、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谁得谁失的问题,便难以建立友谊,或表面上亲密、和善,背地里互相拆台。在有竞争或者利益冲突的关系里,想要获得对方的接受、认可和喜爱,几乎是不可能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要求。在这样的关系里,担心对方会不接受、讨厌自己,是没有必要的。
要在心理上认定社交并不可怕,要对自己有自信可以一点一点来克服,要完全信任自己。思想控制行为,静静的闭上眼睛,把社交场合需要说的话做的动作都在脑子里过一遍,就像看电影似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害怕程度在自己随意编。如果一个场景过了,则无需做停流,接着往下想象,如果有害怕的情景实在无法进行下去,则可以停止想象,做静心深呼吸,直到心静下来,没有害怕的感觉。
大多数有社交焦虑的人都只想躲起来,逃避任何他们害怕的事情。但其实只要正面应对你的焦虑,几次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过你最好选择一些难度系数比较低的场景来练手。使用这种方法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周围发生的事情上,而不是关注于你的思维上,周遭事物可以帮助你分散注意力。
走出去,勇敢面对。自我鼓励,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不要畏惧和人接触,多出入公众场合,让自己适应,通过和别人交流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多出去走走,做做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使人精神气爽,一个人精神面貌好,也会加倍自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