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觉得,长大了要自己独立,工作上班,不管多苦,自己养活自己才叫本事。现在大了才明白,能接手父母资源而且干得更好,那才叫本事。前者说穿了,就是打工上班,在现在,只要读书时努力一点,上班勤奋一点,真的不难。后者是掌握资源,用钱生钱,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眼界,判断力,比上班不知道要难到哪里去了。很多人觉得,富二代能有成就,靠的还不是爹妈给他钱,给他人脉。要是同样的资源给到他身上,他也能做的很好。说实话,不要想太多了,有钱有人脉了,你能保证你能维护好人际关系吗,你能保证你的投资一定有收益不会亏吗?我现在是宁可将来自己上班进职场,也不想接手父母的盘子,干得好,别人说你靠父母,算什么;干得不好,败家子,无能,什么帽子都往你头上扣。还是踏踏实实上班,父母要是钱实在太多就接济接济我,轻轻松松过过日子来得好。
当啃老成为普遍现象就不会被社会谴责,就算被谴责好像也没什么丢脸的,就像小时候治疗网瘾一样,人就是这样的,多数人在做的事情就算以前不对,现在也对了和可以理解了。而且大家厌恶的本来就不是啃老本身。而是那些家里老人并没有能力供他们去啃,还在拼命吸血的人。仔细想想,王思聪如果啃老,有人有意见吗?重点还是在于家庭情况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不同。有的老人,有钱,有本事,孩子啃啃,无所谓。但是社会上所鄙视的那些人,他们家的老人,普遍没那么有钱,也没那么大的本事,普通人一个,却还要被子女啃老,这才是问题所在。
1、父母有钱(有相当存款、有赚钱能力或不菲的退休金)2、父母没有消费欲望(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不旅游、吃穿简单)3、子女需要帮助(出国留学、结婚、婚房及装修)4、社会环境如此(啃老的明显占优势,不啃或者没法啃的望尘莫及)以上说的是正常啃老,大部分人不能免俗,看不起这样啃老的,只能说酸葡萄心理了。下面说我认为不正常的啃老:不愿意工作的、二次装修(没钱就不要折腾了)、买豪车(没钱就别买)、创业(没钱就老老实实搬砖)、经常旅游(要量力而行)、生育和教育(要量力而行)。
睡前发现柜子里妈妈把350mm的姨妈巾用完了,可是这个时候上哪里买呀,只好垫了两张,妈妈说不要再翻箱倒柜因为她睡不着,她虽然没有错可是我还是挺想哭的。有一种委屈叫我吃你的用你的,所以我没办法对你发脾气,也不能发,想不出来啃老族还有那些不工作的家庭主妇为什么会那么心安理得。经济基础永远都决定上层建筑。现在考研二战的每天,感觉精神和学业每天都受到双重压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至于我对啃老的看法嘛,我打从心底里敬佩那些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大佬们,但我也觉得别人爱啃不啃,只要他们自己和父母心里过得去就OK了,反正我长大了之后是无法理所当然地接受任何人包括父母在内的馈赠的。归根到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三观,过好自己的就行了。但也希望用了父母的钱,能尽可能地善待父母,吃相别太难看就可以了。
坐标深圳,父母中心区房子十套,市值上亿...兄弟姐三人,我年收入最少,也有20万以上,我觉得自己也在啃老啊...没给过家用,当然也没让父母负担什么,但我开着家里的车,住着家里的房,我也在啃老啊!深圳谁不啃老?谁想啃老?谁能不啃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