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宝女和妈宝男相比,只多不少。妈宝式家庭关系背后是一种畸形母权,表现为女性长辈为家庭权威的掌握者,她与晚辈子女的关系是,通过子女间利益平衡和循环营造子女对她的服从,典型方式有支持女儿以各种所谓“田园女权”压榨女婿,用女儿的天价彩礼补贴儿子,再以此为依据要求儿子听话并命令或引导儿子必须给女儿压榨女婿站脚助威,再用儿子的站脚助威作为女儿“听妈妈的话有好处”的依据。这种关系下女家长(婆婆和丈母娘)之间以及未来的女家长(女儿和婆婆)之间总是天然矛盾。而丈夫(女婿、儿子)总是被压迫最深而本质上在家里毫无地位,只是经济来源的悲催角色。有些修养不高的家庭里小男孩在某个阶段被优待的现象,其实也只是双方女家长为扩大家里的势力拉人头的表现而已,与“重男轻女”没什么关系。
妈宝女与妈宝男都是一样的怪胎,有时候更严重。妈宝女妈宝男都是由女性塑造出来的,到底原因还是在女性身上。妈宝女结婚前,都在妈妈精心呵护下长大,兴趣爱好、工作、找对象都有母亲参与,结婚后突然要去另一个家庭生活,以往的不独立没主见原因导致,家庭中遇到问题还是要去请教自己的母亲,让母亲出主意来解决现在家庭出现的问题。动不动就要回娘家告诉自己的父母完全不能自己去成长承担自己的责任。结局就是男的遭罪,还要被丈母娘来指点,不停指点就说不尊敬又是打闹一场,最后只有失败的婚姻了。
婆婆要掌控儿子和媳妇的各种事务,需求倾向于管理。丈母娘希望女儿女婿能过幸福就好,需求倾向于放手。多数婆婆都是想操控儿子的一切,包括儿子的妻子。比如我们听说的多数是:有的婆婆嫌弃儿媳妇买衣服贵,有的嫌弃儿媳妇挑食。而妈宝男做的不是划分界限,明确原则:媳妇的事情自己做主,婆婆不要干涉。(同样道理,婆婆的事情儿媳妇也不要干涉。)
婆婆发难,儿子无感,媳妇受委屈,丈夫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媳妇自己反抗,儿子也觉得开始自己媳妇作,上升为夫妻矛盾加婆媳矛盾。这个就是婆媳矛盾的基本模式和走向。现实中,只要在婆媳矛盾中不站在媳妇一边的都被叫妈宝男了。然而婆媳矛盾可复杂,不仅有恶婆婆,恶媳妇也多了去了。
怎么没有妈宝女,各种听妈妈话要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各种听妈妈话要巨额彩礼没陪嫁,张口就要房要车的;全部扶弟魔(不一定只扶弟,有的还扶哥,有的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儿子都要扶)。这些不都是妈宝女么。碰到奇葩丈母娘的概率不比碰到奇葩婆婆的概率低。这个男女比例差不了太多。
没有妈宝女但有爸宝女!丈母娘都希望女儿和婆婆关系不好!是以挑拨唯恐天下不乱!给女儿出主意为女儿撑腰!这是婆媳关系不好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女孩子都被父母娇生惯养宠坏了!又怕她吃苦受累又怕她受委屈!即使35岁了心智不到15岁!根本不适合结婚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