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人弄错了一件事情,低姿态的意思,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卑微,低三下四,言听计从,真正意义上的低姿态,反而是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平和、谦逊、圆融及忍让等言行和情态。仔细想想,只有当一个人本身内心强大,居于高位,反而表现出一种平和谦逊,我们才会用低姿态对对方进行形容。反而平时表现的很卑微的一个人,突然间表现很强势,拥有足够的气场时,我们会觉得欣慰,因为终于有些高姿态的表现了。所以,反而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人表现出的低姿态,可以理解为挺有情商的表现。许多时候,我们没有必要事事争先,事事出风头,也没有必要为了争得一点鸡毛蒜皮的利益而打得头破血流。荣誉面前谦让一点,我们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有些人之所以会表现出低姿态,可能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这些人习惯于过度付出。他们通常会不顾别人是否需要地放低姿态、迁就对方,也不允许对方拒绝自己的好意,甚至还享受在这种“放低姿态、为他人付出”的过程中。我们曾在“过度付出”一文中提到,人们之所以会过度付出,可能与他们自我价值感低,需要通过放低姿态来换取对方对自己的肯定,缓解内心因为自我怀疑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也可能因为有些人有“救世主情节”,认为他人若没有自己的帮助便会一事无成;还有些人,可能放低姿态是为了以退为进,在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控制权——“我都这样了,你难道还不对我好吗?”
有些人之所以会表现出低姿态,可能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这些人习惯于过度付出。他们通常会不顾别人是否需要地放低姿态、迁就对方,也不允许对方拒绝自己的好意,甚至还享受在这种“放低姿态、为他人付出”的过程中。我们曾在“过度付出”一文中提到,人们之所以会过度付出,可能与他们自我价值感低,需要通过放低姿态来换取对方对自己的肯定,缓解内心因为自我怀疑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也可能因为有些人有“救世主情节”,认为他人若没有自己的帮助便会一事无成;还有些人,可能放低姿态是为了以退为进,在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控制权——“我都这样了,你难道还不对我好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互惠原理”也就是我们希望尽量可以回报他人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我们也希望他人可以对我们的付出进行回报。“低姿态”在一部分人眼中被认定为是一种付出,那么在他们的内心就是渴求一种回报,也许并不需要你同样的用“低姿态”来回报,但可能更多的是想得到你“爱的关注”当这类人有“爱的需求”时便会主动进行“爱的付出”以此来换取对方的爱或双方共同的幸福。所以,当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时可能会表现出“低姿态”实则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换。
喜欢上一个人之后,姿态变得很低?当然是因为喜欢他,所以就什么都顺着他,依着他。自然姿态就会放的很低。
一切都是因为源于喜欢。因为喜欢你,我可以放下一切,包括我曾经最喜欢吃的某一样东西,改成你喜欢吃的某一样东西和你一起品尝。
就因为你喜欢宅在家里打游戏,我也可以陪你一起宅在家里,我追剧,你打游戏,我也愿意陪着你。
其实真正相恋相爱的两个人没有所谓的姿态低不低,只有你愿不愿意为对方付出。
恋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足不足够爱彼此。
如果有一个瞬间,一个瞬间,一个瞬间的类似的感动,这叫诗意。而长久的自卑,就是病。不要以为张爱玲可以很低,你也可以很低。人家是张爱玲,才女里面的才女。张爱玲低到尘埃里,可以开出花。你低到尘埃里,变成了垃圾。所以,爱情向来公平,片刻低微,只为等待对方的片刻感动。比翼双飞,是两个人一起飞,而不是说,人家是一只鸟,你是鸟身上的一根毛,人家飞,你觉得你也在飞,人家飞走了,你孤单地在地上被风吹着打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