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姓张,湖南人氏,远祖德寿公自江西迁湘。作为一个很注重传统的农村人,我对自己及祖父及子孙之辈份自然是清楚的,而且我们都有大号(就是班辈名),我们这几代人的排序是:声昌才学优,前程怡美胜。我觉得一个人是应该知道自己的家族史的。我就经常翻自家的族谱,以此了解一些自己先辈的情况。知道他们的来龙去脉,熟悉自己家族的传承分支,这应该不只是国人的传统,也应该是国人很感兴趣的事吧!
老家山东那边有族谱,鸿文传吉取名,爷爷是文字辈,爸爸是传字辈,我是吉字辈,不过因为是女孩没按老家的来,如果是男孩必须按族谱来的。老公家却没有族谱,这个很惊讶
孔氏家族有一条规定,就是不准随意取名,要严格按照皇帝赐给的行辈取名。孔府曾专门颁布过《孔氏行辈告示》:“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 表字所以别长幼。
辈份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文化。一个姓氏在历史中会出现多种辈份,或是因为迁移或是因为重大变故。往往一个地方的一个姓氏辈份也是不同的。
现在在很多地方都还沿用着字辈,很多年轻人也不看重了,但是一般还是会有用到。例如我父辈是“学”字辈,我是“乃”字辈,我子侄辈是“百”字辈。我的名字中并没有用“乃”字。然而在我们的族谱上写的是我的族名,还是按照字辈的走的,族里人叫我也会叫族名。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