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执着能做到刚刚好,未尝不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比如考试刚刚好过了,能过级已经足够了,重点是自己的真实水平有没有与成绩相吻合;与同事相处的刚刚好,相互协作,闲暇之余吐槽下公司制度和老板脾气,不一定能深交,能一起完成工作也挺好;追求一个人或维护一段感情,每天联系的刚刚好,不纠缠,不添堵,惊喜会准备,但随缘的聊,谈靠谱且脚踏实地的恋爱也很浪漫;给家人的关怀与孝心刚刚好,陪伴多一点,物质实用一点,有金钱需要的时候不吝啬,就很不错;旅行赏景,没有人能把美好统统占为己有,来这里走一遭,发现世界很大,我还能收获新鲜,刚刚好。
我从来不判定“执着”的对错,我觉得执着不完全是人的一种性格,很多时候是命运在某一个时段在某一件事情上赋予某一个人的一种“拧劲”,在局外人看来有的时候是不能理解的,会觉得这么较劲只是和自己过不去而已。但是,作为局内人,任何“放过自己”的心灵鸡汤都是徒劳的,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不能放过自己,一旦放过自己,整个人生都有可能因此而黯淡。所以,“执着”没有对错,也无关放不放过自己,执着就是一段与命运徒劳的抗争,以这种悲壮的形式维护着我们仅存的尊严,这种品质,无论得到的是欢乐亦或痛苦,都是人生中的一段史诗。
执着的意义,在于你自己不断的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决不妥协,不断成长,坚持到底的过程。执着,不是坚持不泄要求老天或者别人给你一个本不属于你的结果。比如你高中毕业卖了5年烧饼,赚了点钱决定考北大。别人都觉得你成功不了,但是你执着于此,放弃了很多东西。苦苦复习一年。居然考上了。你既得到了结果,你的执着也是有意义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有意义的执着,是一种过程。执着的人,勇于承认失败,但在承认失败之前,他会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不愿意承认失败的执著,不是执著,是执迷不悟。
执着从来不会生出幸福,哪怕贪念被一时满足,满足感也会很快消失,产生新的贪念。执着也是,执着虽然也是一种贪念,比起平常的贪念,多了一层与现实抗衡的勇敢和对执着的事的专一。之所以叫做执着,是因为其执着的事完成起来有违现状,企图打破或者控制现状,这必定是非常难的。事态由太多因素决定,一杯水一碗饭的不同就足以改变事情的发展方向。执着的人却试图仅凭一己之力来让现实服从于自己的意志。
执着是什么呢?是我确定了,那个音乐就在那个包里,我努力的去寻找获取,最后成功了。执迷不悟又是什么呢?是明知道那个音乐不在里面,还去花时间翻找他。执着是好事,可以促使你获得自己想要的。执迷不悟,就不这么见得了。
执着是好的,一辈子很长,虽然要去做的事的类型可能有限,但也是很多方面都要有完成它的执着,很多,做到刚刚好也是让自己减少一些出错的烦恼,毕竟内心的真正富足快乐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