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同!我只是想说,物质在一段感情中十分重要,但并不代表没有物质支撑就没有爱情。我是真的很奇怪,现在人的三观是被扭曲了还是怎么了?什么都要牵扯上物质、经济基础。我只知道,我妈嫁给我爸的时候,家里穷得连煮饭的锅都是破的;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漏水;冬天的窗户是用报纸糊起来的,雨夹雪被风一吹,第二天又得重新糊; 一天三餐很少有肉……可是风风雨雨三十年,他们走过来了。虽然偶尔拌嘴,但是我真的很少见到他们动真格的吵架,更别说像有些人说起的会动手,家暴什么的。现在我爸每被我妈唠叨,从来就是收住嘴,然后跑到我这边小声抱怨;而我妈受了点小气,也会跟我倾诉,但是挂电话的时候还不忘说一句:你以后跟你爸聊天,别老打字,用语音,他总是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在听你之前跟他聊天的那些话,估计是想你了……
我认同这个事实,大多数人身处于世事当中,就脱离不了吃、住、行、养育后代和老一辈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都需要金钱来解决,所以,没有足够的金钱依托,夫妻之间就会出现矛盾,这个矛盾实际上不是夫妻之间的个体矛盾,而是压力之下的负面情绪体现。尤其是20-40岁之间的夫妻当中,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高峰阶段,物质基础缺乏再加之养育后代的压力,导致他们不得不压缩自己的欲望,例如:玩乐的欲望、购买的欲望等等,这些欲望的压制在不具备良好的思维和态度时,自然会成为情绪爆发的因素。
三十年,他们的感情并不轰轰烈烈,但是从细水长流的陪伴中,我看出了他们对彼此的深情和厚爱。我家一直并不富裕,直到现在,我爸已经50多了,我妈也马上50了,可他们还依旧在打工。虽然这几年我大学毕业之后,家里改善了很多,但仍旧算不上富裕。你们看,他们之间哪有什么所谓的物质基础,哪有什么所谓的经济条件?可是他们之间的那份融于骨血的爱情和亲情,却日益浓烈。可是到了现在,所有人动不动就是什么物质啊,经济条件啊,有房有车啊……所以,不是感情变了,是社会变了,是人变了。
两个90后夫妻,男性贷款买房,负责装修,还没入住新房,女性因为生孩子在家没有收入。女性认为自己带孩子没有收入老公缺乏理解,而男性认为女性要求的装修风格和家具要求太高无法满足,希望女性家里给予一些帮助,女性认为没有钱可以先不买家具,有钱了再买,拒绝分摊这笔费用,也没有降低要求。所以,我个人来看,物质基础是情感长久的必定要素,但是,并不一定是情感稳定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还取决于夫妻二人对于物质需求的态度是不是客观、合理,否则,物质基础就是一个没有上限的无底洞。
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是当年的环境,每个地方都会压的你喘不过气来;生活不是理想,处处都需要花钱,没有物质作为基础的爱情是很难长久的,也不会长久,首先,你未来丈母娘这关就过不了,何谈长久;其次:没有物质作为基础,如何能让自己爱的人生活幸福,不为斗米发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生活在好的环境中;如果是深爱,就更要有物质基础作为保证,你爱她,就要为她负责,不能让她为两人的生活,未来发愁,不能下雨天,怀孕了去挤公交,不能大年三十还要租房子搬家。
"没有物质支持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 这个问题我想我是中立的吧,不会去认同它,也不会否认它。因为我生在一个时代与令一个时代的过度处,我见过没有物质也长久的爱情,也见相爱在一起因为没有物质而散了的爱情。客观一点的答案:我想一切因人而异,相信爱情可以创造物质的人,会长久;相信物质可以超越爱情的人,面对没有物质爱,爱的种会用,但不会发芽突破土地,可能永远的被埋着,也就没有长久一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