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里好像从上了高中就没有和家人一起过过端午,然后大学在外地端午依然不能回家。之前的时候端午节会去姥姥家,我不太喜欢吃粽子,那一天就是和伙伴玩一天晚上吃过饭后姥姥会去楼顶天台上供,然后我们几个人就会跟着一起去,总之很开心,这种愉快在那个时候并不明显,而是和一个人在外地无聊孤单对比下变得明显起来。
每年瑞午节时,正值麦黄收割麦子时,儿时记忆,这时正是龙口夺食,人力收割,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吃早饭时,母亲准备的早饭里比平日里多了蜂蜜棕子,油糕以及绿豆糕等。也是疲惫的苦日子时的一种欣慰。这就是我一个山里人对端午节的独家印记。
端午节属于传统节日中比较热闹的一个,小时候对于过端午总是怀着期待。跟着家人自己学包粽子,专挑自己包的米少枣多的吃~跟小伙伴一起去挑端午索五色绳,要挂满一身才去看龙舟。现在一个人在外,象征性的吃个粽子也就算过节了。
在我老家端午节有个传统:在外孙、外孙女十二岁之前,外公外婆要给他们买一套秋衣秋裤还有一把雨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年端午节天上飘着零星小雨,我外婆打着小雨伞一步步蹒跚的向我家走来给我们送礼物,那个身影由远及近逐渐清晰。
端五节又叫五月五。是传统节日,我记忆儿时家里很穷,平日里吃的野菜杂粮,好不容易等来个节日,美美的吃上一顿白面饱饭就足够了。五月五也是孩子们期盼的节日,邦花线,吃凉粉,甜派,炒鸡蛋是我们家乡的习俗。
印象很深刻,小时候一到端午节的时候,家里就有粽子可以吃,吃完大餐吃过粽子后,家里人就千叮万嘱不要去河里游泳,一定不要去,这时候各种水鬼,往年各种被淹死的人各种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