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往往失去时才懂得珍惜,喜欢一个人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多去一些地方多见不同的人真的能扩宽视野。屡次被一个人恶意对待一定要重视,分析原因想方设法远离他。人性往往写在脸上,相信自己的直觉一般不会错。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任何事安全、健康总远是第一位。坏老师能毁你于无形之中,这种伤害难以弥补。要趁早整理规划自己的衣食住行,最好能有间自己的房间。真正懂得学习的人不会把成绩看得太重要。还有就是少在外面吃饭尽量创造自己做饭的条件,对自己未来的路要心里有数,夸你的人有可能居心叵测。小时候全身心的睡觉真的很过瘾。
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还差半个月就开始倒计时。等到过年那天,比娶媳妇的感觉都爽。但我发现,大人们远没有我们这帮孩子那样的兴奋。这事儿我就不明白了。过年的感觉多美啊!天天过年多好啊!为啥大人不喜欢?直到进入了不惑之年,才明白,大人们不喜欢过年,不单纯是要操心,费时,费事,费钱。最主要的,是来源于对时间的恐惧。三十岁的,过十个年,就四十;四十岁的过十个年,就是年过半百了。人生就是这么短暂啊!四十岁,就相当于星期四,意味着离礼拜天不远了。我明白了,因为我也怕了。
读初中的时候我很穷,每一次去食堂打饭我就真的只能打饭。那时候我的同桌是一个胖胖的女生,她告诉我她得了一种病只能吃饭不能吃菜,一吃任何菜就会全身过敏,她对我说因为不想让其他同学知道她这个怪病所以她每次打了菜都不会吃,正好可以给我吃,但是前提是我不能告诉其他同学,我欣然接受并常常以此为借口威胁她让她交出家庭作业。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直到高考结束即将跨入大学之际我才猛地发现世上哪会有这种病嘛。
向所有的人开口求助,竭尽所有帮助你的还是父母。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朋友,接过棒棒糖的小朋友还是会走。衰老不是缓慢的过程,猛然惊觉,才发现走过那么多岁月。童年随意挥洒时光的快乐是真的,也是再也得不到的。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只有五岁。屋外有阴沉的云,屋内有呜咽的哭,我晃晃悠悠地走过门槛,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哭。现在想来,死亡还是,透着令人恐惧的不可名状。
动画片《猫和老鼠》汤姆卖了自己的全部,20年奴役,还有前面一堆没看清大概是按揭分期手续费之类的,每年112%的利息,312个月的贷款。小时候觉得好玩贼逗,现在看得人心里难受,情感会让人丧失理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去强求,振作起来好好生活。
小的时候一直以为,越是喜欢的东西,就会越尽情的使用,但好像事实恰恰相反。越是想看的书、珍惜的本子,翻的就越小心,连折页都不愿意。 因为折页了,磨损了,这本本子就要被替换掉了。而我不想失去这本歌词本,我不想用新本子,那上面没有回忆。同样的,越喜欢的人,就越不愿他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