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偶然的机会,我在没有任何长途爬山训练,甚至是没有任何护膝拐杖装备的情况下,跟一群比较有经验的人走了两次五十公里的山路。刚开始完全是按着自己节奏走,但是到第二十公里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自己有点受不住了,哈哈。后来跟着队长走,人家走得稍微慢得多,可是,我第一次觉得,上山好像一点都不累。反而下山开始比上山累了。就是这样,专注于脚下,不急不躁,一步一步,慢慢的就到达终点了。以前走一段休息一段,那会,可以一整段10km都不需要休息一下。当然,一群人说说笑笑也是很重要的,不过到后来,大家都比较累,比较沉默。我想,队友的存在,还有比较重要的是,让你不敢轻言放弃,比较人的惰性还是比较大的,稍微累了点就有点想要停止了,有别人在的话,碍于面子,你也不好意思停呀。
不要刻意在乎速度,走得舒服才是王道。在步道上一开始走得很快的人,通常在一小段路之后就会明显变慢,而登山老手在一开始则会慢慢走,与车子暖车的道理一样。
若是重装背包、上山时可以吧肩膀上面那两条背负调节带适当放松……让重量压在胯上…可以让肩膀和腰得到适当休息……平路下山再适当收紧就OK
走上坡路,尽量让脚后跟吃劲,脚后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于是身体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这比用脚前掌爬山要省三分之一左右的劲。
采用深腹式呼吸,让肺叶完全膨胀起仿佛上至喉咙下至丹田。吸进的气越多越好,能加强肺和心脏的功能,进而全身肌肉中的细胞更能充分地工作
爬坡时可用手掌压在大腿下部助力。这样一是让手臂和腿形成一个力矩而将臂力转移到腿上,手掌的压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紧凑而得以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