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女大学生一枚,从小学到大二以前,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生活里相对于比较固定的朋友,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总之就是20年来几乎没有一个人生活的日子。没人陪几乎不出门,不下楼吃饭,都是叫外卖到家。大一刚来学校,和寝室一个在班上不怎么讨喜欢的人玩一起(和她三观不同,因为她自身脾气不受人喜欢,有些小习惯我也不喜欢,但是生活规律差不多。寝室其他人都三餐不齐,我和他三餐缺一不可,久而久之关系就好了。)和她也是干什么都一起,大二一起校外合租。因为本人一直朋友缘比较好,朋友对我评价基本都是三观正,脾气好好接触。她和我交好的两年内,我主动提出她不受人喜欢的缺点,教她怎么看别人脸色等等,带她和班上其他人一起玩儿。慢慢地她和班上同学的关系比开学时融洽了很多。但是只要我和她单独一起,有人想和我一起玩儿,她都会板着脸,别人看到后自然觉得尴尬。久而久之,只要有她,别人基本不会跟我一起。和其他人的关系自然就没那么好。突然几周前,她莫名的就开始疏远我,开始和班上其他人很交好,主动和每个人聊天,示好,和我基本不说话,不一起做事,逼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找我。当时很不理解,觉得她可能就是和我玩儿腻了想和其他人关系好一点。因为大学在异地,学校没有其他交好的朋友,和她一起的两年除了她关系很近,其他人就泛泛之交。一开始我特别不习惯,看着她和其他人交好,留下我一个人,不知道是被抛弃的不满,还是对她主动交友的能力的佩服(承认带一点小嫉妒)。从那之后,大概过了一两周一个人的生活,我发现这种生活真的很好,很自在,不用考虑另一个人的感受,迁就另一个人的喜好和想法,自己想怎么就怎么,真的觉得轻松。甚至改变了我做事犹豫,喜欢问他人想法的毛病,开始变得做事果断了很多。慢慢学着独立,不依赖他人的陪伴。
我认为社交恐惧需要克服,因为过分地害怕人际关系对日常生活和情绪影响很大。但是单纯地享受独处的状态没有任何错误,甚至是个很好的习惯,只要不是为了消极逃避社会压力,不要过于与世隔绝就好了(当然有社交障碍也不是错误哇,只是需要认真积极地去调整心态来着)。其实充分利用独处时间,收获真的很多。有时候遇到三观价值观不太合得来的人,虽然无意评判,但是相处真的会有点累...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善意的,只是没办法都深交,毕竟人生时间这么宝贵,高质量的友谊有几个就够了,维持友谊也需要经营哈,太多朋友就没办法都交心了..而且能遇到三观完全契合的人几率也很小,有时候最好的朋友也没办法理解你。所以能独自面对自己非常重要。我觉得提问的童鞋可能更需要了解的是如何增加改变生活的动力。如果真的没有交心的朋友,可以试着找找爱好相同的人,没有爱好可以培养爱好(有个很喜欢的爱好真的很重要,个人感觉)然后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自己。找到一个奋斗前进的目标吧。但是喜欢独处这个习惯不需要刻意改变了。
我喜欢独处,但并不会感觉有多少孤独,所谓孤独,对于某些人而言,大抵就是“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可有时觉得“斜阳与我立黄昏,阿婆问我粥可温”倒也足矣,一个人只有当他闲着时,才会愈发孤独,所以我会充实自己的生活,我会练字,摄影,写文章,看书,听歌,看电影,逛街,骑行,寻觅美食,我并不觉得孤独。当一个人我听歌时,我感觉有另一个有趣的灵魂在为我高歌。当一个人我骑行时,我感觉沿途的风景便是最好的骑友。当我一个人看电影时,我感觉电影里的一颦一笑也便是生活。当我一个人外出吃饭时,我感觉眼前的美食才是最值得我品味的。当你觉得少了点什么时,站在太阳下,你会发现,自己多了个影子。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去和那些周遭的人,周遭的事结伴而行,累了,就给自己一点空间,让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独处,你会发现,生活,本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因为独处太美好太安静了啊。自打高中接触了叔本华,就爱上了独处。起初是偏执的热爱,后来成了习惯,以至于现在不能接受和任何一个人生活在一起超过2天,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忍受。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能做很多事情。白天关掉灯,拉上窗帘,用投影仪看电影;音响声开最大听音乐;看书、对窗外发呆。都更快乐。一个人出去玩儿,可以不用做任何攻略,想在哪里停下来就在哪里停下来,有时候在酒店睡一整天,晚上去livehouse独自喝闷酒,然后在陌生的马路上游荡。两个人啊,根本不可能这样肆意和漫不经心的玩儿。一个人吃火锅,更不用说了,吃到嘴里的东西,没有裹挟别人的口水,可以放心大口的吃,不需要再小心翼翼的。孤独也会有。比起大部分社交的无聊和空虚,不如独处好了。希望早日找到合拍的人,一起合理避税(单身税)。
我个人就比较喜欢独处,但同时我也很享受跟朋友在一起玩乐的感觉。首先独处不是一件坏事,起码每周末休息的时候,我都会给自己留一部分独处的时间,这部分时间我会用来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屋子、看看书、或者刷刷自己喜欢的剧,但这种感觉很可怕的一点就是有可能导致自己过分喜欢独处,说白了就是可能会导致自己的社交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于本来就不那么喜欢社交或者性格比较拖延的人来说,如果独处的满足感大于社交满足感,最后可能会变宅,会不觉得自己更喜欢独处、更想独处。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交是必不可少的行为,独处可以让我们有充分的时间与自己沟通,让自己放松,或者提高,但是如果独处只是因为你喜欢“宅”,那我觉得,也许你可以适当的出去感受下花花世界,接触下不同性格的人。
我个人觉得是找不到一个知心的人。本人经常独来独往,最主要的我感觉还是班里没人合得来的同学。今年年初,班里转来了一个新同学,个子比我高,人长的清秀,特别好的一个男生。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我和他认识,发现我俩很投缘,于是我和他形影不离,吃饭一起,上厕所一起,放学一起,感觉特好。班里同学都说,自从他来了之后,我干啥事都是一个人的景象就没了。好像班里老师都知道。以前,我要是不在,老师在班里看不见我的人,都会问我同桌(我同桌对我不太在乎,班主任每次问她都说不知道),自从他来,班主任都会跑过去问他,他总能告诉老师我在那里干啥事,现在毕业了,高中无缘同窗苦读,希望在新学校能找到一个和他一样投缘的人。反正,独处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就是没有合得来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