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记得有次上大课,是早上第一节,因为是大课的缘故吧,同学尤其是上进的同学去的比较早,很快教室里就有个一二十人了,大家心照不宣,都安静的看自己的书、干自己的事,这时候进来一个女生,选了个很靠前的位置坐下,掏出大学英语书,旁若无人的大声朗读了起来,几乎所有的在教室的同学,在那一刻都抬起头看她几眼,而这女生完全沉浸在朗读中,完全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很快,一个同学拿着书离开了教室,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大约三分钟,教室里就剩下那个女生。
不注意保护公共物品,在课桌上乱刻、乱写、乱画;或随意丢弃垃圾,垃圾不带走,使自习室变成“垃圾场”,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笔者随机找到一位保洁阿姨访谈,阿姨对此也很无奈。阿姨说,她们每天工作量非常大,由于工作时间有限,必须在课间或午休时间将自己负责的教室打扫干净,每间教室都能扫除很多垃圾。
用书本占座,人却长时间不见踪影,这种现十分普遍,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加剧了同学间的矛盾。自习室资源有限,尤其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室资源更为紧张,书本占座,人却不到,想自习的同学没有座位,被占的座位却无人利用,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我在考研见过自习室里有人睡觉定闹钟的,本身没啥,但他设闹钟就算了,还是震动的那种,震动你放自己口袋里啊,非放木桌子上,放桌上就算了,响了你起啊,起不来你好歹关了闹钟啊,就不,按个再睡五分钟,每隔五分钟就震,震了一个半小时,睡到3点半才起,到5点去吃饭,和朋友说,充实的下午,呵呵。
不关闭手机铃声,甚至在教室内接打电话,或者是在自习室中讨论问题声音过大。这一情况属于个别现象,并不普遍,但影响非常恶劣。自习室作为学习场所,保持自习室的安静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严重干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边自习边吃零食。这一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同学自习的同时,随身带了很多零食,以薯片、饼干、水果等居多。一方面是为了充饥,另一方面是打发无聊的时光。吃零食的细小声音不仅使人产生烦躁感,还会飘出气味,将自习室变成“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