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第一时间就百度了下案情的缘由,就是初中1000米体测,学生猝死,死因待查。
那么从上面的信息呢我们可以了解到,首先在当时的情况下,校方抢救及时,有三名医护人员在场说明校方在体测时也考虑到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做了适当的防护;10分钟之内救护车抵达,说明校方处理得当,也积极处事想办法抢救。所以说在救护以及安全这一方面,校方所负责任并不是很大。但是也不能逃脱一定的责任。
我觉得学生猝死这件事需要慎重,所以又了解了猝死的原因。通过网上查询、医院电话咨询,猝死的原因分为两种,一是心源性死亡,二是非心源性死亡。其中大都数猝死者死于第一种的可能性占百分之七十五,死于第二种的占百分之二十五。
由于死因未定,所以以下皆是假设来判定最本质的问题。我们先假设第一种心源性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说明该同学患有和心脏有关的病,比如心脏疾病、冠心病(90%的死者皆是此病引发)等。那么在这样的病情下假如校方任然坚持要学生们参加1000米体测,其结果必定是由校方承担最大的责任,故最本质的问题在于学校忽视了学生们的身体状况,处理问题不得当。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患上上述疾病中的一种,那本质问题还在家长本身,固然学习重要,但孩子的身体更重要,孰轻孰重,想必大家都知道。
假设是第二种非心源性死亡,也就是说是心脏以外的疾病产生的死亡,比如呼吸系统疾病等以及我们都了解的长时间的熬夜、劳累以及营养不良或者跟不上而导致的体质极度下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一名初三学生的身上机率更是大了。众所周知,现在的升学压力远大于以前,这方面的压力有来自于家庭也有学校的。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近几年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事件。的确,这些年我国的社会风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许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学校,给孩子自己一个好未来,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忽略了孩子 自身的压力,有句话说说者容易做者难啊。所以再这样的情况下这本质的原因想必就是压力二字了。
逝者安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觉得说再多都是无用,唯一有用的就是总结,然后做到防范于未然。我想对各位家长说的是:请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灵和身体。我想对学校说的是:校园心理咨询很重要,排忧解难还需它。最后我希望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媒体等来一起为这些压力山大的孩子们解解压,也许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呢?
在1000米测试受伤倒是很常见,猝死这事令人感到意外。1000米测试如果不是身体上有什么病状,那真的就是身体太虚弱了。造成这种原因,我觉得本质问题是出在家长的教育理念上。
跑1000米,我想谁都应该跑过,跑完的确不好受。但它只是一个基础的体能测试,中考之前也都有体测。在学生身体的弱,有人说是现在体育课少了,作业多了!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体测都不能完成的理由,而且教育部门也在不断改革,也在向顺应社会发展改进。更多的是来自家长的溺爱和要求。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我前途,看到大多的是技能知识。体育锻炼、家务和嬉戏是没有时间去让孩子做的,兴趣班、作业学习占得满满的,有多余时间也是玩电子产品。孩子去哪也是汽车代步,身体也都没有动过。不是坐着就是躺着,还有各种药物,这些都在孩子没有什么免疫力。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去引导和意识到的。
这件事,家长也是最大受害者,世间的最大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在想我们当时小时候上学,被要求做作业是有,但也有很多一起玩的时候,踢球、打乒乓一群一群的。我们那代父母让我们珍惜现在生活,没有体会过挖地的日子。现在中学的父母们在经历社会中的碰壁,不希望孩子走过他们弯路,往往过于极端了,忘了生命在于运动。
在丰富了大脑的同时,也要让肌肉支撑起来!!
1000米猝死,本质问题在哪里,是学校,家长,还是教育?
我很喜欢上面那张图,因为我小时候啊,下课啊放学啊,就是这个样子滴,那时候还没有很多口号,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等等等等,我们从小就蹦蹦跳跳,追逐打闹,身体素质也还一直不错。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小朋友,2.3岁就有的被父母送去学钢琴啊,跆拳道啊,舞蹈啊,美其名曰让他长大了少受点苦,可是家长同志们啊,你们问过他们吗?他们是否愿意跟随你们的想法去学这些有的没的,他们是不是也会想去捉蛐蛐,逮蝴蝶,放风筝?他们茁壮成长不是你们希望看到的吗?
1000米,我现在看这个数字都觉得很可悲啊,初中生啊,他们正是喜欢玩的年纪啊,骑着自行车驰骋在马路上的年纪啊,可是我看到的他们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在玩手机,打电脑游戏,花一样的年纪啊,少年们,你们怎么了?
原因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老师不辞辛苦的叮咛,教育制度的无奈,都让这个年纪轻轻的初中生死于1000米的测试,他们正处在爱玩爱闹的年纪,让他们做点他们想做的事情吧,不要让你们的羁绊,钳制住孩子们的自由!孩子们,不要让手机,电脑限制了你的向往,户外的世界很精彩。运动带给你的快乐与成就感不必你赢了任何一场游戏差!
本质就是这样,想要改变却很难,其实劳逸结合才是读书应有的样子,学习固然重要,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1000米而已,真的算不上高强度运动,我一个21岁女青年每天锻炼都跑至少7公里。要说把锅甩给学校那也太强人所难了,全中国有多少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要体侧要跑一千米,你不能因为这几千万人里突然有级几个人嘎嘣一下没了,就说这都是学校的错都是教育的错都是制度的错。况且学校也安排了医护人员,在学生倒地是立刻就展开了急救并通知附近医院派出救护车,虽然很遗憾该学生最终没有抢救成功,早早地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从医学角度上来说,猝死的原因是不可知的,这个男生以前也没有任何相关病史。一开始我们可能很愤怒很惋惜,但平心静气之后我们来分析分析,这个锅到底算谁的?
首先怪学校吗?学校事先已经安排过了体检,确认了学生没有任何相关病史,而一千米体测也是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项目,但即便如此发生了猝死事件,家长要求讨个说法,学校也很绝望吧。在责问学校之前,我们应该先问问自己,是不是每天都熬夜到凌晨不愿睡觉,是不是闲暇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打游戏,是不是每次跑操什么的都敷衍了事,首先,对自己负责的人应该是自己。其次家长也应该反思是不是不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不督促孩子做一些户外运动强身健体。最后我们再来反思当前的教育体制是不是对体育课程过于轻视,是不是该加强中小学生的体质锻炼,任何事情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没错的。
现在1000米是以考试的形式出现了,所以大家都会很重视。很自然的就变成了一种应试式的体育方式。然后又会很自然地忘记了我们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锻炼身体。而现在居然出现了1000米测试出现猝死,而且不是一例两例的案件哦,真的令人很痛心,因为我有个同学就是这样子离开我们的。一个一向以来身体素质都很好地同学,长跑对于他来说是毫无难度的,但是就是有这样的以外,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真的好难接受的。所以说本质问题就体现了中国式教育的弊端。为什么我会这么说?你想想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学到自己喜欢的,做上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但是现在呢?你看看,每个人都在拼死拼活地在读书,你难道就认为大家对那些知识真的热爱吗?别开玩笑了,还不是追求分数。但是你又会说,那你还能干什么呢?事实上我们也是不能干什么。但是你不想想,为什么中国教育方式出现了这么大的弊端还要继续下去呢?让我们先说说外国的吧。想起以前,我觉得我们华夏子孙是很有才华的,真的以前很多的创举都是我们的发明或发现的。但是你反观现在,外国的思想却远远地抛下我们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是在原地踏步,止步不前。很大原因我觉得还是要怪罪于中国教育吧。在我看来,我觉得那种一把抓的教育方式真的培养不出真人才。看来我们国家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这个问题了。
本质问题是学校根本就不关心学生健康,学生也不在乎自己的健康。1000米根本就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但是每次到测试的时候学生一个个就跟上刑场一样。一个人畏惧一个东西,因为从来没接触过,跑1000米他们就很少接触,所以怕。
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好不容易有节体育课,还被变成了数学或者其他主课。学生根本没有时间锻炼,体测来了又得逼着学生跑,虽然不难,但是要一个很少锻炼的同学去1000米及格,那可能就很难了,特别是有健康问题的同学,那更是拿生命在跑。
再则就是学生也根本没把自己的健康当一回事,我身边的同学,每周锻炼不到超过2个小时的同学超过90%多数人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大学生有大把自由时间况且如此,更不谈学习压力大的初中生。他们根本不会说想去锻炼一下,为了1000米做准备,除了有的地区体育中考要考1000米他们才匆忙准备,一切都是为了考试服务。而且有的学生有疾病自己都不知道或者没有跟老师反应,还去坚持跑步,这样能不出事吗?
看着现在的男生一个个瘦的像猴子,越来越女性化就为他们捏把汗,女孩子也是整天嘴上喊着要减肥,手上却拿着零食,这样的人不在1000米的测试中出问题,也会在别的位置出问题。只有个人,学校,国家重视了学生的健康问题,对国民体质的关注度体感,这样的事件才能减少。






